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63篇
  2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我们在足疗战线上,通过诊病、治病的临床实践,发现不少患者身体不适,在足部都有报警的信号。下面举例如下:病例1:甲状旁腺反射区于某,男,37岁,1999年3月31日来门诊,自述双脚大拇趾后方关节的内侧疼痛难忍,只好利用办公桌的腿挤按疼痛部位,才感到比较舒服。我让其脱掉鞋袜检查,发现疼痛部位正是甲状旁腺反射区,外观颜色红,对疼痛敏  相似文献   
2.
3.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观察分析罗克娴,王新良,王俊怡,郭文香,周淑敏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近年来TNF在机体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本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中TNF水平...  相似文献   
5.
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的复发与恶性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的复发与恶性转化。方法复习2例皮肤交界性平滑肌瘤及其复发恶性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2例病变位于下肢和额部,肉瘤组织平滑肌标记阳性。结论少数病理诊断为皮肤平滑肌瘤的病例,虽然浅表且组织形态良性,但其生物学恶性潜能尚不能确定,部分病例复发后可转变为典型的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6.
对31例围产儿肝的体表投影及大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肝的上界在右液中线大多位于第7肋-8肋间隙平面(87.1%),在右锁骨中线大多在第4肋间隙平面(70.9%),在左锁骨中线以平第5肋-6肋间隙平面最为多见(93.5%)。肝下界在右腋中线位于肋下缘以下0.74cm(100%),在右锁骨中线位于肋下缘下方2cm(100%),在左锁骨中线多位于左肋弓下缘以下1.9cm(64.5%)。在右锁骨中线,肝上、下界之间的距离平均为3.67厘米。肝左、右两端之间最大距离平均为6.21cm。  相似文献   
7.
晚期何杰金氏病的有效解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期何杰金氏病的解救治疗中,ABVD及一些含有环己亚硝脲的方案可获得30%~60%的CR率,但仅20%~30%的病人可达5年无瘤生存,ABVD或MOPP/ABVD方案交替治疗在CR率及无瘤生存方面优于单一应用MOPP方案,而前二者之间无差别。EVA(VP-16,VCR,ADM)方案是ABVD的改进方案。无肺毒性,VP-16的剂量还可进一步提高,其二线治疗效果与ABVD方案相同。大剂量化、放疗联合自体骨髓移植适用于在应用上述二种不同化疗方案后仍无效的病人,其CR率为46%,35%的病人可达3年无瘤生存。  相似文献   
8.
1978年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就开始了异环磷酰(IF)的临床试用。早期单药应用的结果显示,该药对于复发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有效率29%)、各种肉瘤和其他实体瘤(有效率27%)均有效。随后又将IF与足叶乙甙(Vp—16)和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应用于淋巴瘤,或单与Vp—16联合应用于肉瘤和其它实体瘤,则疗效更加显著——NHL病人应用IF、Vp—16和Ara—c三药联合方案的有效率为69%,而仅用IF和Vp—16二药联合方案的有效率为41%。在肉瘤病人中,全部入组的45例病人(3例单药,42例IF和Vp—16)在单用化疗或在化疗前后辅以手术或放疗后均获无病生存,其中20例病人生存2—8年。18例目前仍无病生存。在这些病人中,有11例一直处于完全缓解。由于上述这些良好的结果,我们正进一步考虑将IF纳入NHL和肉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中。  相似文献   
9.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心脏病的患者,整天提心吊胆怕发作。如何排除这颗定时炸弹呢?那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 按时作息,生活规律,勿疲劳,忌生气,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平常心态。此外还应主动地防止心脏病的发作,做到预防为主,未雨绸缪,防患於未然,着重按摩心脏病的日常保健三穴(见图):  相似文献   
10.
动脉性鼻出血的不同方法治疗及疗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门诊及急诊工作中动脉性鼻出血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鼻内窥镜下以传统的前鼻孔填塞法及电热烧灼法、微波凝固法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结果:共治疗鼻腔浅部动脉出血患者693例,其中前鼻孔填塞法治疗230例,抽纱条时停止出血患者193例(83.9%),两周以内原部位又出血者35例(18.1%);电热烧灼法治疗328例患者,包括65例呈持续性血管搏动性出血,均治疗成功;微波烧灼法治疗135例,在出血点暂时闭合时施行手术成功者95例(70.4%),40例患者在活动性出血状态下以微波烧灼术治疗失败,改用电热烧灼法治疗后获成功。电热灼法和微波法治疗后2周以内,鼻出血患者原部位均无再次出血。结论:(1)传统前鼻孔填塞法为治疗动脉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宜于不易暴露的嗅裂区出血点治疗,但此法治疗时间长,患者痛苦较大,填塞术后再次出血的机会较多。(2)微波烧灼法对于活动性动脉出血点很难奏效,这与微波不能有效凝结快速流动血液有关。(3)电热灼法对静止性动脉出血点或活动性动脉出血点均能有效治疗,为最迅速和可靠的止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