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男,50岁。因突发上腹剧痛,频繁呕吐10小时,于1993年5月22日入院。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淀粉酶7946U,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腹痛减轻。但于住院第12日(6月2日)患者觉视力下降,请眼科会科。体查:一般状况好,上腹膨隆,剑突下压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知信行模式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为提高医学临床试验的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将某临床试验中的患者按知信行的模式进行干预,分组比较观察患者在试验中的依从性。结果3、6个月周期治疗组的依从率分别为839%、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认知组、低认知组的依从率分别为806%、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受试者出现依从性下降,12例经干预后依从性恢复。结论知信行模式在临床试验的依从性管理中显现较好的效果,可进一步探索其在临床试验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指标变化,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诊断为RRTI的62例患儿的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同期的2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清IgG、IgA、CD4+/CD8+水平RRTI组低于对照组,CD8+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gM、CD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CD8+、IgG、IgA、IgM指标1项以上异常者,RRTI组60例(96.8%),对照组5例(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RTI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可通过免疫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指标变化,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诊断为RRTI的62例患儿的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同期的2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清IgG、IgA、CD4^+/CD8+水平RRTI组低于对照组,CD8^+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gM、CD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CD8^+、IgG、IgA、IgM指标1项以上异常者,RRTI组60例(96.8%),对照组5例(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RTI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可通过免疫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品联合非那根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过程中,采用阿托品联合非那根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罗俊彪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75-1276
目的观察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2010年的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男45例,年龄30-40岁,女35例,年龄33-38岁。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治疗中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40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25例,基本缓解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8例,基本缓解10例,有效2例,无效10例。二者对比,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①60例(97%)存在免疫指标异常;②病例较集中在低龄儿童,<6岁患儿占60%;③人均年就诊次数18次。结论:①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研究如何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是治疗方法之一;②患病率有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③就医耗费精力和财力严重,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家庭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玉屏风散颗粒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反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颗粒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URI)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4例入组患儿分成对照组、玉屏风组、转移因子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10例,其他3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他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颗粒和/或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或联合治疗。比较各组患儿治疗期间各种症状、体征持续的时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IgA、IgG及IgM水平,计数各组不良反应例数。 结果 转移因子组患儿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较玉屏风组短;联合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及肺内啰音持续时间均较玉屏风组、转移因子组短;转移因子组IgA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联合治疗组治疗后IgA、IgG及IgM水平明显高于玉屏风组和转移因子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最高,转移因子组最低,而联合治疗组较玉屏风组低。 结论 玉屏风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