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纪海泉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659-1661
甲型H1N1流感(Swine Influenza)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本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1].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蓟县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结果为出生率 12 .33‰ ;死亡率 4 .19‰ ,自然增长率 8.14 % 0 ;高血压总患病率 18.18% ,男性 18.96 % ,女性 17.4 4 % ,农村 19.0 5 % ,城镇 17.0 2 % ,;冠心病总患病率 8.16 % ,男性 8.89% ,女性 7.4 6 % ,农村 6 .70 % ,城镇 10 .10 % ;脑血管病总患病率 1.0 5 % ,男性 1.2 3% ,女性 0 .87% ,农村 1.15 % ,城镇 0 .91%。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三种疾病患病率均男性高于女性 ,农村高于城镇人口 ;但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糖尿病总患病率 2 .4 7% ,男性 2 .14 % ,女性 2 .83% ,女性高于男性 ,农村 2 .16 % ,城镇 2 .94 % ,农村低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3.
蓟县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防止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于2003年上半年对全县乡级以上的中小学校食堂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天津市蓟县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天津市蓟县2006-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天津市蓟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 2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06/10万;发病高峰在3-7月份,占全部发病例数的61.48%;男女性别比例为1.9∶1;发病以3~19岁儿童、青少年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0.23%,在校学生占70.54%。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城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流行性腮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单位,应进一步推广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加大对学校、幼儿园等重点机构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纪海泉  郝俊伟 《疾病监测》2012,27(11):861-863
目的 分析天津市蓟县2008-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蓟县2008-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蓟县2008-2010年蓟县共报告手足口病6655例。2010年出现流行态势,报告病例数较2009年和2008年分别上升了320.32%和863.88%。2008年在7月出现一个小高峰;2009年5-7月,10月出现两个小高峰;2010年6月出现一陡峭尖峰,11月出现一个小高峰。2010年疫情由东部向西部及南部迅速蔓延。检测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阳性率达61.54%。 结论 2008-2010年蓟县手足口病发病出现逐年增强的趋势。2010年出现流行态势,流行株为EV71。  相似文献   
6.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1-2]。近年来,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但仍然是疫苗相关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且存在发病年龄后移倾向。为探讨天津市蓟县地区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探讨控制策略,现对2005-2010年天津市蓟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控制天津市蓟县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干预措施和策略,我们于2010年对蓟县116例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采取了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饮食和运动干预等多项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其自觉定期监测血糖,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有效控制糖尿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减少致残、致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天津市某郊县健康体检人群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制定农村居民MS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天津某郊县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为基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收集病例278例,对照1 843例,分析研究对象MS的发生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天津市某郊县健康体检人群MS患病率为13.11%(按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3.01%,按天津市人口年龄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3.04%),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3.96%和12.40%(按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患病率为13.70%和12.51%);文化程度(OR =0.687,95%CI:0.561~0.840)、体力劳动程度(OR =0.552,95% CI:0.473 ~0.644)、体育锻炼(OR=0.517,95%CI:0.404~0.662)是MS的保护因素,高腰臀比(OR=2.246,95%CI:1.699~2.969)、饮食偏甜或偏成(OR=16.936,95% CI:7.477 ~38.360)、食用畜肉多(OR=1.692,95%CI:1.319~2.169)、高血压家族史(OR=1.817,95%CI:1.330~2.481)、糖尿病家族史(OR=1.756,95%CI:1.235~2.495)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 MS是一种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异常健康状态,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急慢性输血后肝炎 ,散发性肝炎及爆发性肝炎中 ,有相当比例的患者用现有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方法尚不能分型 ,在排除已知的致病因素外 ,仍有 3 .5 0~ 1 5 %的肝炎病人病因不明。通常将这些不明原因的肝炎称之为非甲—非庚型肝炎。 1 997年日本学者报道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 ,并命名为 TT病毒 (TTV) [1 ] ,以后许多国家开展了 TTV研究 ,现就此工作开展情况及研究方向作一简略介绍。1  TTV的发现及其基本特征[2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寻找非甲—庚型肝炎的病因 ,1 995年发现庚型肝炎病毒 (HGV) ,使大约1 0— 2 0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