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市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通过对重庆市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回故性调查,分析重庆市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 调查重庆市210高等级公路交通管理大队自1995年至1997年间一般事故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结果 其间共性生产道路事故843起,人员伤亡事故209起,事故数逐年增加;其中重大事故49起、一般事故794志,共造成314人伤亡,其中死亡47人,重伤149人和轻伤118人;在人员重伤和死亡中大多数为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处理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糖尿病足溃疡涉及到末梢神经病变、缺血性病变、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易感染、足畸形等因素,创面常难以愈合,在临床上其治疗一直是个难题,医学的进步使其治疗效果有望取得一定进展。从抗感染、高压氧治疗、创面清创、局部减压、创面负压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6个方面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治疗进行了阐述,其中干细胞移植是一种较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伤中驾驶员及相关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作为道路交通事故主体的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发生时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随机对1988-1997年十年间重庆市市区、近郊、郊县及高速公路6个交通警察大队的交通事故资料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结果:(1)调查登记肇事驾驶员8329人,男:女=28.9:1,平均事故年龄31.3岁;(2)驾龄在2年以内的肇事驾驶员占49.89%;(3)与驾驶员有关的责任事故6858起,占82.34%,98.12%的事故原因系人为因素造成;(4)肇事机动车以小型客车和大型货车为主,占57.17%;非机动车事故中自行车占75.29%;(5)驾驶员主要受伤部位为头面部,占57.70%,下肢占31.22%。结论:重视驾龄在2年以内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小型客车和大型货车的交通管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安全带的使用是减少驾驶员伤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基因芯片的特点、制作及工作原理 ,芯片提供大量数椐 ,以及这些数椐的统计、分析方法 ;简要综述了该技术在急性肺损伤、颅脑损伤、成纤维细胞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应用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趾神经在高频超声下的形态结构及其在D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神经病变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100例。采用高频超声对受试者的足部大拇趾神经直径进行测量,并观察神经的形态结构,同时对受试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采用高频超声能较清楚地显示DPN足趾神经病变的形态结构;高频超声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DPN的灵敏度分别为91.33%和74.67%,特异度分别为91%和82%。足趾神经高频超声检查诊断DP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神经电生理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足部高频超声对DPN患者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床准备及清创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发病率较高,创面愈合慢,并发症多,截肢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是通过积极治疗感染,评价血管状况及重建血运,减轻患肢伤口压力,清创、改善创面微环境得以实现.本文就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床准备及清创处理等相关文献报道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膜在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创面愈合时的影响及初步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住院接受负压吸引加碘伏冲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DF患者,对于治疗期间清创提取的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选取部分病例,取创面基底组织进行革兰染色及阿辛蓝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取同一创面基底组织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所有数据录入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的阳性率为58.3%,最常见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生物膜。通过负压吸引加碘伏冲洗治疗干预后,住院治疗30 d的愈合率为68.3%。DF治疗周期中位数为20 d,四分位间距(9,35) d。干预30 d后白细胞均值为(6.920±3.149)×109个/L。结论:DF创面感染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证实疑似物质为细菌生物膜。负压吸引加碘伏冲洗治疗可以减少细菌生物膜在创面的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9.
牟天易 《重庆医学》2016,(7):988-990
慢性创面(chronic wounds)是指机体正常皮肤及组织损伤后,因内外因素作用,接受超过1个月的正规治疗,而无法经过及时、有序、正常的修复程序,达到解剖及功能上完整、无愈合倾向的创面[1‐2]。临床上常见慢性创面有糖尿病足溃疡、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下肢静脉溃疡等。由于缺血缺氧、高血糖、失神经等情况,慢性创面中具有先天免疫功能的表皮受损,皮下组织外露,具有湿润环境,丰富营养,为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理想环境。近年来,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在慢性创面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重视,现代研究认为,除了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宿主内在因素外,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成为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障碍[3]。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菌生物膜致慢性创面难愈合的机制及如何控制慢性化的恶性循环,将为慢性创面的治疗提供方法。本文就生物膜定义、生物膜致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的病理机制、生物膜的临床治疗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儿童轻微头外伤后基底节缺血性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轻微头外伤是外科急诊中较常见的损伤之一。近几年,我们发现有的儿童在轻微头外伤后表现以肢瘫为主,而CT示基底节区呈低密度改变。现就17例此类病例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05~7岁。坠落伤11例,车祸伤4例,打击伤2例。着力部位枕部9例,颞顶部5例,额部3例。12 临床表现伤后短暂昏迷(<10min)3例,接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13~15分。所有病例均出现单侧肢体瘫,以上肢较明显,肢瘫出现时间在伤后即时至20h。伴中枢性面瘫2例,失语2例。13 辅助检查头X拍片11例,其中5例枕或颞顶线形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