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铁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铁负荷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 g,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末给患者应用SF36系统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检测血清铁蛋白浓度.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由注射左卡尼汀前的32.90±14.39上升到52.45±12.56;铁蛋白浓度由治疗前的(500±86.07)mg/L下降到(306±78.19)mg/L.结论 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铁负荷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两种牵引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间歇牵引和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 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间歇牵引和持续牵引组 ,在温热和中频电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以间歇牵引和持续牵引 ,然后测定治疗前、后的下背痛评价表得分 ,并对其评测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 ,A组积分 10 .8±4.45 ,B组积分 11.2± 4.17;治疗 10次后 ,A组积分 2 0 .7± 5 .5 3 ,B组积分 18.8± 4.16;治疗 2 0次后 ,A组积分 2 7.1± 5 .75 ,B组积分 2 1.3± 5 .3 3。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显著疗效 ,间歇牵引的疗效引优于持续牵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两种低频超声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变化及修复过程.方法 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自然愈合组、假治疗组、0.5 W/cm.治疗组和1 W/cm2治疗组),采用连续超声波治疗,并进行大体和病理观察.结果 治疗第2,4,6天局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两个治疗组明显好于自然愈合组和假治疗组(P<0.05),自然愈合组与假治疗组无明显差异,2个治疗组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低频超声能加快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5.
永久性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前提和生命线,内瘘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但有部分患者内瘘难以建立或心脏情况不适合,以及内瘘成熟之前需要进行透析的患者,可采用深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深静脉置管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比较简单,但若保留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6.
带涤纶环深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并发症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目前血液透析通路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带涤纶环深静脉导管因其特点,可归为半永久性血管通路,在国外应用较多,在国内应用也逐渐增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从2002年开始使用带涤纶环深静脉导管,现报道一些使用时的并发症情况,以便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科莫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科莫非治疗组和速力菲治疗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等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和速力菲组相比科莫非可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SF及TS,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科莫非组在使用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科莫非能安全有效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纠正贫血,其疗效优于口服铁剂.  相似文献   
8.
陈英  陈星  符晓  刘虹  成梅初 《中国血液净化》2007,6(3):140-141,149
目的观察静脉与口服维生素C(VitC)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铁超负荷患者疗效。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SF)〉800ng/ml和(或)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50%3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口服组(n=10)和静脉组(n=10)。观察用药前后SF、TSA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浆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静脉组SF、TSAT降低,Hb、Hct升高,与对照组、口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口服组SF、TSAT、Hb、Hct稍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MDA、PSOD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HD铁超负荷患者静脉滴注VitC优于口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时术中透视预防导管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168例终末期肾衰竭(ESRF)患者非随机分组:A组(常规手术组)和B组(常规手术+术中透视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年.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置管相关并发症以及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9例出现出血性并发症(5.36%),其中出口处出血3例,切口血肿2例,血性引流液4例;膀胱穿孔和肠穿孔各1例(1.20%);透析液渗漏4例(2.38%),其中右侧胸腔积液2例,阴囊水肿2例;感染性并发症5例(2.98%),其中感染性腹膜炎1例,出口处感染4例,所有感染病例均得到控制.两组之间机械性并发症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168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导管立即功能障碍,14例导管迟发功能障碍(8.33%),其中导管漂位9例(5.36%),其他原因所致5例(2.98%);11例患者导管功能障碍发生在术后30 d内,3例患者在术后30 d以后出现导管功能障碍(便秘所致).A组患者导管迟发功能障碍12例(11.65%),其中导管漂位10例(83.33%),其他原因所致2例;B组患者导管迟发功能障碍2例,1例导管漂位,1例便秘,A组患者导管迟发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导管一次性到位率为91.3%.结论:导管功能障碍是腹膜透析通路的常见并发症,术中X线透视能及时发现置管时的导管位置异常,可有效预防迟发导管功能障碍,提高腹膜透析通路建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28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2例,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对照组136例,切除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和胸大肌萎缩度进行随访。结果 试验组患侧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为39.5%,对照组发生率55.9%,两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胸大肌重度萎缩:试验组78例,对照组105例,两组相比均有差异性。结论在Ⅰ、Ⅱ、Ⅲa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施行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和胸大肌的外形,明显减少术后患者上肢感觉障碍和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