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牵引配合痛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顽固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将2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顽固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采用牵引治疗,每日一次,并配合痛点封闭治疗,每周一次,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用美洛昔康片治疗,每次7.5mg,每日1次,连续服用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进行VAS 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痊愈率为65.18%,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痊愈率为38.14%,总有效率为74.42%,治疗组显效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本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腰痛。结论牵引配合痛点封闭疗法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顽固性腰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密集型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医共体针推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补阳还五汤及康复训练,观察组予密集型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及康复训练,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MA评分、VAS评分、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评分[(38.64±8.68)分]高于对照组[(34.00±7.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3.10±1.45)分],低于对照组[(4.37±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65.57±8.96)分]高于对照组[(57.40±8.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型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药治疗,对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运动、减轻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值,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留置硬膜外导管注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永达 《中医正骨》1997,9(3):30-30
留置硬膜外导管注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浙江省奉化市中医院(315500)竺永达自1994年,我们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注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3~45岁;病...  相似文献   
6.
竺永达 《中国骨伤》1998,11(1):37-38
笔者在宁波陆银华老中医扎带法经验[1]基础上作适当改良,治疗错位分离骨折37例,取得较好疗效。临床资料治疗对象以一周以内的新鲜髌骨骨折为主。上下分离2cm以内和/或前后移位0.5cm以内的横断型骨折;分离在1cm以内,无骨块翻转的粉碎型骨折;所有无移位骨折。本组共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在18~45岁27例,45岁以上8例,18岁以下2例,其中年龄最大67岁,最小14岁;横断移位骨折29例,粉碎移位骨折8例。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8天。治疗时间最短24天,最长43天。所有病例均作随…  相似文献   
7.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麻木172例及肌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麻木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下肢麻木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治疗两疗程,对照组使用甲钴胺口服治疗,连续服用25天,进行疗效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和频率进行检查对比。[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7.21%,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4.4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F波传导速度和发生频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电针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01))。[结论]电针治疗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下肢麻木症状,改善F波传导速度和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92年开始对下肢骨折或关节损伤后导致膝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同时认识到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观察组共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0~55岁。骨折部位:股骨骨折15例,髌骨骨折8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0例。骨折早期处理:股骨骨折骨牵引(股骨髁上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加小夹板固定3个月以上,髌骨骨折切复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1.5个月以上,胫骨平台骨折石膏托外固定1.5个月以上,胫腓骨骨折石膏托外固定2.5个月以上。膝关节活动度:0°~15°者1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