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后并发非原发胃肠疾病性 (非腹源性 )肠梗阻相关因素 ,以预防、及时诊疗肠梗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年以来 10 0例颅脑损伤后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 ,按性别、年龄、昏迷史、颅脑损伤分型、分期、分类、手术治疗、使用利尿药和精神药情况、住院时间、肠梗阻类型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果 :颅脑损伤后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有显著差异性因素有 :年龄 >6 0岁 ,昏迷 >10天 ,使用利尿药 >7天 ,住院治疗 >1月 ,重型颅脑损伤 ,中线部位脑损伤和颅内血肿并脑挫裂伤。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以动力性肠梗阻多见 ,过渡期以机械性肠梗阻多见。结论 :对颅脑损伤后 ,尤其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后 ,并发非腹源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引起高度的重视 ,避免医源性因素 ,预防肠梗阻发生 ,减少继发性脑和其它脏器的损伤 ,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NT-proBNP变化确定脓毒症患者心功能不全发生的时间,探索脓毒症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最佳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62例,心功能正常34例。所有患者在住院1、3、7、10天通过TTE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E/A)、左心室收缩期肺静脉血流速度(S)与左心室舒张早期肺静脉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检测NT-proBNP水平,同时记录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记录性别、年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结果: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组SV、CO、EF、E/A低于心功能正常组,NT-proBNP明显高于脓毒症心功能正常组;SV逐渐升高后降低趋势,EF呈逐渐升高趋势,E/A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NT-proBNP呈逐渐降低趋势。NT-proBNP与EF呈负相关(r=-0.495,P0.001), NT-proBNP与E/A呈负相关(r=-0.195,P=0.001)。诊断脓毒症心脏功能不全最佳临界值:NTproBNP 861.7pg/ml,敏感性83.62%,特异性89.22%;EF≤58.8%,灵敏度62.10%,特异性89.20%。结论:脓毒症患者住院7~10天时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当NT-proBNP861.7 pg/ml或EF≤58.8%可考虑脓毒症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SAP诊断且年龄18-65岁的住院患者,自愿行早期(起病48h内)CBP治疗的患者纳入试验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指征接受机械辅助呼吸、肠外营养、抗感染、血管活性药物、生长抑素、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治疗.试验组病例在确诊SAP后8h内开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3、5d的APACHEⅡ评分、血浆TNF-α检测值逐渐变化的差异性.在同一组患者中,比较相邻2d的APACHEⅡ评分值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病例在CBP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1、3、5d APACHEⅡ评分、血浆TNF-α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PACHEⅡ评分:15.93±4.81vs18.50±4.77,13.71±4.01vs18.08±4.83,10.79±2.39vs15.17±4.59;TNF-α:60.00±15.27vs89.08±25.56,42.14±6.94vs89.83±23.19,39.00±6.04vs80.00±23.02,均P<0.05);试验组病例治疗后1、3、5d APACHEⅡ评分、血浆TNF-α检测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CBP治疗可显著改善SAP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器官功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接纳的重症胰腺炎36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和血气分析等变化情况。结果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后,患者临床表现得到了明显改善,生化指标总胆红素、淀粉酶、脂肪酶、尿素氮和肌酐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存在明显差异,酸中毒、低氧血症得到纠正。36例患者中26例痊愈出院,存活率为72.22%。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重症胰腺炎,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ASOPP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洗胃、导泻、补液、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入ICU后即给予血液灌流1次,治疗组连续3天CBP治疗,比较两组在ICU天数、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问、昏迷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ICU天数缩短、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快、昏迷时间缩短和死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对ASOPP患者,在常规救治基础上辅以CBP治疗能持续清除体内毒物,缩短病程,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集束化治疗方案对急诊科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12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急诊ICU机械通气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6)和研究组(n=70),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改良集束化治疗措施,比较两组VAP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VAP发生率(21.4%VS36.8%)、机械通气时间(11.8±2.2dVS14.5±3.3d)、住ICU时间(13.6±4.1dV819.5±4.9d)、ICU住院费用(6.09±2.53万元VS7.30±4.18万元)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改良集柬化VAP治疗能明显提高急诊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人住ICU的好转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入住ICU的时间及费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查在鉴别真性心源性胸痛中的意义。方法:总结180例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定义为心源性胸痛的病人行血清肌钙蛋白I(cTnI)、MPO测定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真性心源性胸痛组血清MPO浓度显著高于假性心源性胸痛组,真性心源性胸痛病人的血清MPO水平均高于32 U/mL,而真性心源性胸痛组cTnI阳性例数为20(占56%)。结论:和血清cTnI定性相比,血清MPO水平升高能更准确的鉴别出真性心源性胸痛的病人,对于鉴别真性心源性胸痛血清MPO升高有其独特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血清MPO检查是急诊室鉴别真性心源性胸痛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