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CTLA4Ig腺病毒对巨噬细胞活性及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移植前7d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移植后动态观察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学分级、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细胞凋亡程度、移植物局部及受体外周血IFN-γ水平。结果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后,CTLA4Ig可以在移植肝局部稳定表达,并在移植术后3,5,7,12d各时点排斥反应病理分级、移植物局部巨噬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凋亡指数均较排斥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巨噬细胞浸润与排斥反应分级呈显著相关(r=0.696,P<0.01)。对细胞因子IFN-γ的检测表明,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后,移植物局部IFN-γ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受抑制,血清IFN-γ浓度在术后5,7,12d均较排斥时照组低(P<0.01)。结论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可以抑制IYN-γ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活性,从而减缓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抑制肝细胞凋亡,保护移植物功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床胰岛移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器官获取和胰岛分离方法缺陷、移植后早期胰岛丧失及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仍是影响临床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临床胰岛移植的现状和在上述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介入诊断治疗腹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损伤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腹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损伤有效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50例腹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损伤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结果 50例接受选择性动脉造影,除1例肝损伤合并下腔静脉损伤外,余均获得确诊,诊断率98.0%。49例接受动脉栓塞治疗,46例治愈。3例中转手术病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损伤动脉已栓塞。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腹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损伤有显著的诊断意义。对除肠系膜血管以外的脏器损伤,动脉栓塞应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2 0 0 2年来 114例SAP的临床资料 ,采用序贯器官衰竭估计 (SOFA )评分方法量化评估器官功能状态。结果  66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2 3例死亡 ,MODS病死率 3 5%。MODS发病率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SOFA评分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 0 85(标准误0 0 46,渐进显著性水平P <0 0 1)。生存组SOFA评分在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后 7d达到峰值 ,并在 7d后下降。死亡组SOFA评分 14d达到峰值 ,并保持稳定。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功能衰竭伴发最高的病死率 ,分别为 81% (P<0 0 1)和 80 % (P <0 0 1) ,Cox模型分析表明两者的相对危险比分别为 14 0 2 (95%置信区 1 72~ 14 3 5,P =0 0 1)和 8 14 (95%置信区 1 17~ 111 5,P =0 0 2 )。结论 MODS是SAP的主要死亡原因。进行性恶化的器官功能障碍是MODS真正的死因。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功能衰竭是预告S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OFA评分方法对SAP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来曲唑在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因此下调雌激素水平在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包括内分泌治疗和化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代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retrozol)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耐受性更好、药理作用更强的二线药物,更适用于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我们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来曲唑,并与应用三苯氧胺的患者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后环孢素A(CsA)应用前后,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的DNA结合活性与干扰素γ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用凝胶电泳迁移试验(EM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分别测定移植后Cs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脾细胞NFAT的DNA结合活性及移植肝组织中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病理形态学变化作参照。结果: 大鼠原位肝移植后,在Wistar-Wistar同基因移植组中,各时点均无明显的排斥反应表现,相应地肝组织内仅有微弱的IFN-γ mRNA表达,脾细胞没有明显的NFAT-DNA结合活性;SD-Wistar急性排斥组中,移植后3天即表现明显的排斥反应,肝组织内可以检测到明显IFN-γmRNA表达,NFAT-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强。与急性排斥组比较,SD-Wistar移植加用CsA治疗后,排斥反应明显受抑制,肝组织IFN-γ mRNA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没有明显的NFAT-DNA结合活性。NFAT活性和IFN-γ基因转录水平两者呈显著的相关性(r=0.781,P<0.01)。结论: 原位肝移植后IFN-γ基因转录的变化,至少部分是由于NFAT-DNA结合活性改变所致。CsA可以抑制NFAT活化,进而抑制IFN-γ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7.
近年的研究证实1,25-(OH)2D3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生存期。本文就1,25-(OH)2D3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免疫活性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器官移植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的研究证实1,25-(OH)2D3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生存期.本文就1,25-(OH)2D3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免疫活性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器官移植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介入诊断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有效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5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结果 51例接受选择性动脉造影,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42例(个),均经动脉造影确诊,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空腔脏器或血管损伤11例(个),动脉造影对其中10例(个)作出早期诊断,诊断率为90.9%,总诊断率为98.0%,49例接受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46例治愈,治愈率9  相似文献   
10.
临床胰岛移植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临床胰岛移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器官获取和胰岛分离方法缺陷、移植后早期胰岛丧失及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仍是影响临床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临床胰岛移植的现状和在上述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