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病(GDM )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的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方法监测50例GDM 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1、4、8、12 h的血糖水平。结果新生儿出生后1、4、8、12 h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2%、6%、2%、0%,出生后1 h低血糖发生率最高(P<0.05);顺产及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3%、44%,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高(P<0.05);巨大儿与正常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7%、2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易发生低血糖,有必要进行血糖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2.
章晓婷  钟晓云  吴艳  陈文  李刚  龚华 《重庆医学》2009,38(24):3053-3055
目的 通过对本院1992和2008年分娩的新生儿的调查,同时与2005年全国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我市目前新生儿出生情况和这16年来的发展变化及与全国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差别.方法 对本院1992年及2008年产科分娩所有活产新生儿,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孕产次、Apgar评分、分娩时情况及母亲年龄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1992年组与2008年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1∶1和1.04∶1,无明显差异;(2)两组在胎龄构成、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母亲生产次数、母亲年龄分布上有显著差异. 结论 (1)早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2)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明显;(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4)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研究表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与宫内炎性因子暴露和出生后机械通气、高氧暴露有着密切的联系。该研究选取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模拟炎性暴露和高氧暴露环境,探讨高氧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60%高氧,LPS(100ng/mL)及两者同时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0.5,1,2及4h,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其亚基p50及p65的核转位,RT-PCR方法检测NF-κBp50和p65mRNA。结果LPS的直接刺激迅速诱导p50及p65的核转位,0.5h即可致NF-κB迅速活化,1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高氧刺激诱导p50及p65核转位,1h达高峰,之后迅速下降;高氧和LPS联合刺激p50及p65亚基核转位,在2h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4h时活化效应明显高于LPS组和高氧组。结论同时暴露于高氧和LPS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NF-κB的活化比单独暴露因素下活化更为显著,活化持续时间更长,提示暴露于宫内炎性环境中的患儿生后又高氧/辅助通气更容易导致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规范化培训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探讨PICC规范化培训对提高PICC护理质量的意义。方法对PICC操作护士进行PICC置管、维护理论和操作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规范化培训后发生PICC导管堵塞、异位及静脉炎的比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规范化培训可提高PICC护理质量,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生儿社区获得性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502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年度新生儿肺炎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检出311株,其中G+菌89株,G-菌211株;2009~2010年共检出191株,其中G+菌37株,G-菌141株.G-菌对头孢一代、二代及三代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较少.G+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2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40株,产酶率32.5%.结论 新生儿肺炎咽试子培养病原菌仍以G-菌为主,对头孢类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近年研究表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与宫内炎性因子暴露和出生后机械通气、高氧暴露有着密切的联系。该研究选取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模拟炎性暴露和高氧暴露环境,探讨高氧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核转录因子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60%高氧,LPS(100 ng/mL)及两者同时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0.5,1,2及4 h,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其亚基p50及p65的核转位,RT PCR方法检测NF κB p50和p65 mRNA。结果LPS的直接刺激迅速诱导p50及p65的核转位,0.5 h即可致NF κB迅速活化,1 h 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高氧刺激诱导p50 及p65核转位,1 h达高峰,之后迅速下降;高氧和LPS联合刺激p50及p65亚基核转位,在2 h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4 h时活化效应明显高于LPS组和高氧组。结论同时暴露于高氧和LPS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NF κB的活化比单独暴露因素下活化更为显著,活化持续时间更长,提示暴露于宫内炎性环境中的患儿生后又高氧/辅助通气更容易导致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营养与生长发育监测研究,探讨半量强化母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14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照出院后个体化营养强化方式(半量强化母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分为两组,监测纠正周龄40周、52周时身长、体质量、头围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143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纠正周龄40周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率分别为35.25%、32.43%、14.41%;纠正周龄52周时分别为9.52%、10.81%、2.7%;半量强化母乳组与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组生长发育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纠正周龄40周、52周、56周时,分别有18.67%、56.0%和68.75%的病例停用强化营养,改为普通配方奶或纯母乳喂养。结论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营养强化管理能更快实现追赶生长,半量强化母乳与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对体格发育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宫内注射脂多糖(LPS)对围产期大鼠肺内天然免疫相关的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天然免疫在宫内感染中的免疫调节能力及对肺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孕17d的SD大鼠随机分为LP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LPS组宫内注射LPS 10μl(40μg/ml),对照组宫内注射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留取胎龄18、20、22 d(E18、E20、E22)的胎鼠肺组织、胎盘组织标本以及生后1、3、7d(P1、P3、P7)新生鼠肺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RT-PCR技术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白介素1 β(IL-1β)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TLR4、MyD88的表达分布情况.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LPS组孕鼠胎盘组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宫内感染模型建立成功;(2)在E18、E20和E22时,LPS组胎鼠肺组织无明显病理学改变,以后逐渐出现改变,于P7时可见肺泡数量减少,肺泡腔变大,间隔变薄,但未见明显结构紊乱;(3)LPS组TLR4、MyD88和IL-1β mRNA水平于E20和E2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于E22表达达高峰,后缓慢下降;(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18时两组肺组织内均未见明显TLR4和MyD88阳性染色,后均逐渐表达增加,且主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表达.结论 (1)宫内注射LPS可导致胎鼠和早产鼠肺组织TLR4、MyD88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后逐渐回复正常水平,同时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和炎症反应较为温和,推测在围产期胎肺天然免疫系统可以调节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强度;(2)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宫内感染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是MyD88依赖性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不同头围增长速度预测纠正满1岁时的神经运动发育结局。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出生体质量1 500 g)早产儿,动态监测住院期间头围增长速度,按不同头围增长速度百分位数分为缓慢增长组(增长速度P_(10))、中度增长组(增长速度P_(10)~P_(90))和快速增长组(增长速度P_(90))。持续随访至纠正满1岁,运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神经运动发育,分为发育迟缓(≤69分)、临界(70~79分)和正常(≥80分)组,比较各组体格发育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31例研究对象,平均胎龄(30.29±2.06)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 280±184)g,住院期间头围增长平均速度为(0.49±0.19)cm/周。缓慢增长组、中度增长组和快速增长组的头围增长速度分别为(0.12±0.05)cm/周、(0.49±0.13)cm/周和(0.81±0.03)cm/周;中度增长组和快速增长组的纠正1岁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缓慢增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I临界组和正常组的头围增长速度均大于发育迟缓组,PDI正常组的头围增长速度大于发育迟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头围增长速度与纠正满1岁时的神经运动发育结局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