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胃黏膜pH监测对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胃黏膜pH值(pHi)及其衍生指标PgapCO2和pHgap的变化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脑外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队列研究2002-11~2003-12收治的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共41例,入院予以常规治疗。用自动空气张力计法每小时测一次PgCO2,共测24h。入院当时及入院后8、16、24h测动脉血气,应用S/5监护仪自动计算胃pHi及其衍生指标PgapCO2、pHgap。将一次或一次以上胃pHi值<732者归为降低组,≥732者归为正常组。根据1周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每日观察胃液隐血。连续7d每日进行SOFA评价和MOF评分。结果胃pHi正常组23例,降低组18例。死亡12例。胃pHi降低组与正常组1周内病死率、胃液隐血阳性发生率、MODS发生率、SOFA评分和MOF评分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或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胃液隐血阳性发生率和MODS发生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和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时PgapCO2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入院24h两组PgCO2、PgapCO2、pHi和pHgap差别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入院24h内胃pHi及其衍生指标PgapCO2、pHgap的异常对重度急性颅脑外伤的脑外并发症及其近期预后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Meta分析方法研究75 g/L氯化钠(NaCl)溶液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EBSCO数据库,根据制定的入选标准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选定的RCT提取和分析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血钠和病死率等指标,以等渗晶体液为参照评价75 g/L氯化钠溶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Review Manager 5.0.25分析提取的相关数据. 结果 共有6篇RCT符合入选标准.分析表明75 g/L氯化钠溶液相对于等渗晶体液可以早期、快速提升血压(标准差=6.23,95%CI 2.78~9.69,P<0.01),同时可以造成血红蛋白含量的下降(标准差=-6.11,95%CI -8.25~ -3.96,P<0.01);75 g/L氯化钠溶液产生的短期高渗状态总体上是有效和安全的(标准差=7.97,95% CI 7.55~ 8.38,P<0.01);75 g/L氯化钠溶液组与等渗晶体液组比较,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率=0.96,95% CI0.84 ~1.10,P>0.05). 结论 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使用小容量75 g/L氯化钠溶液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KL-6(Krebs von den Lungen-6)粘糖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70只,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百草枯中毒1、4、7、14、21、28 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将1 ml浓度为20%的百草枯水溶液用无菌等渗盐水稀释成100 ml,中毒组按18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排除因腹腔注射药物后不符合建模标准及死亡的大鼠,每组选取6只在染毒后1、4、7、14、21、28 d时间点进行处死,分别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K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KL-6的表达变化。 结果 正常对照组SD大鼠血清中KL-6含量较低约为11.42 ng/ml,中毒4、7、14、21 d组大鼠血清中KL-6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8 d数值较21 d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肺组织1、4、7、14、21 d组中KL-6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8 d组数值较21 d组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L-6随着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程度变化而变化,其可能参与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6只SD人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复苏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建立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复苏后24 h检测血清尿素(SU)和肌酐(Scr),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并检测肾组织hax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组SU[(11.52±2.67)比(17.70±3.36)mmol/L]、Scr[(72.36±6.78)比(92.58±10.47)μmol/L]、凋亡细胞数(7.32±0.97比8.91±1.41)和bax mRNA(4.59±0.73比8.43±0.72)均低于复苏对照组;bcl-2 mRNA(8.35±0.72比5.83±0.61)较复苏对照组增强.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保护心肺复苏后大鼠肾功能,其机制与调节bcl-2和bax基因表达从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氟康唑对重症监护室( I C U) 病人尿路真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留置导尿的颅脑外伤和脑血管意外病人130 例分为3 组:对照组(42例) ,不给抗真菌药物;氟康唑50 m g 组(49 例) ,用氟康唑50 mg ,qd , 始于置管后(2 .8 ±1 .2) d ; 氟康唑100 mg 组(39 例) ,用100 m g ,qd , 始于置管后(2 .7 ±1 .3) d 。氟康唑均由胃管注入或口服。每周作1 次尿真菌培养等检查。结果:对照组w k 1 ,2 ,3 尿路真菌感染率分别为62 % ,83 % 和85 % ;氟康唑50 mg 组分别为43 % ,35 % 和14 % 。100 mg 组分别为36 % ,29 % 和22 % 。2 用药组wk 2 , 3 的感染率显著降低( P< 0 .01) 。结论:氟康唑(50 m g 或100 mg ,qd) 能安全有效地预防 I C U 病人尿路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感染患者中基础血清尿酸水平的分布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至2010年4月收住华山医院中心ICU且存在感染的患者共471例.入选标准:入院时或住院过程中明确诊断有单、多部位感染的患者.记录患者入院24 h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测量值及其他临床资料,描述尿酸的分布,并以t检验等分析评估尿酸与基础疾病的相关性.对不同尿酸水平病例进行分组,运用x2检验比较其预后等特征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入院24h内的尿酸值为(0.232±0.131) mmol/L(中位数0.199mmol/L).(2)尿酸值在以下基础疾病中的分布有显著变化:高血压(t=-3.084,P=0.002)、糖尿病(t=-2.487,P=0.013)、脑梗死(t=-3.061,P=0.002)、肾功能不全(t=-4.547,P<0.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t=5.096,P<0.01)和外伤(t=2.875,P=0.004).(3)血尿酸与肌酐和尿素氮均有直线相关性(P<0.01,F值分别为159.470,165.059).(5)基础尿酸水平与感染患者预后之间无统计学意义x2 =60.892,P=0.100).结论 本研究发现基础尿酸水平与ICU患者感染的预后没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脂肪酸组分饮食对OLETF雄性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观察不同脂肪酸组分的饮食对雄性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显示,进食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有助于改善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增殖活力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内皮损伤修复的药物效应。方法采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分别给予质量浓度为0、5、25和50mg/ml血必净刺激12、24和48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r)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必净对细胞周期(增殖指数%=(G2-M)%+S%)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0mg//ml)相比,血必净5mg组和25哗组在12h和24h的MTT和增殖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在48h的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5),而M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mg组的MTT在12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4h和48h则显著降低(P〈0.05);其增殖指数在12h和24h均明显升高(P〈0.01),在48h显著下降(P〈0.01)。结论 血必净对于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特定药物浓度和时间内具有刺激增殖的作用,提示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鼻腔带菌状况,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采集鼻腔黏膜分泌物并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鉴定,对114名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鼻前庭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在4个工作日共采集114名工作人员鼻腔分泌物标本,共检出致病菌20例,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鼻腔致病菌携带率为17.54%。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占15.79%;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构成比为44.44%。另外检出肺炎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各1例。结论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鼻腔中带有致病菌,部分为耐药严重的条件致病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及地塞米松对脓毒症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地塞米松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各治疗组于术后即刻经阴茎背静脉分别注射地塞米松和(或)依达拉奉各5 mg/k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12 h采集腹主动脉血,用化学反应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取肺组织,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DA及细胞凋亡指数(AI)升高,而T-AOC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MDA及AI降低,T-AO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组和依达拉奉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肺泡破坏、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用药物干预后损害程度降低.结论 依达拉奉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产物,抑制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脓毒症.依达拉奉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对脓毒症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