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胃癌病变范围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胃癌患者依次在普通内镜、NBI模式下观察病变轮廓,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图像的清晰度,并结合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早期胃癌5例,进展期胃癌20例,NBI对病变轮廓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内镜 (P<0.05).结论 NBI电子染色有助于提高胃癌检出率及判断癌病变范围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食管支架置入术进行改良,把食管支架的下缘marker点改到食管支架上端杯口下缘,内镜下置入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3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其中对照组11例,实验组12例。对照组:食管支架表面的marker点在食管支架下端,应用传统计算方法,置入食管支架。实验组:将安装适宜的食管支架的marker点改到食管支架上端杯口下缘,用蓝或绿色马克笔标记,作为原点,内镜下直视置入食管支架。结果对照组常规标记法放置食管支架,支架位置不准确行再次调整的4例,再次调整后均成功。平均时间15.6 min。实验组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操作平均时间11.1 min。都一次性成功。两种放置方法术中均无明显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将安装适宜的食管支架的marker点改到食管支架近端杯口下缘,作为原点,内镜下置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操作时间短,定位准确,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CCl4-AAF肝损伤模型,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以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经尾静脉输入肝损伤模型的小鼠体内,实验组立即给予肝内注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照组给予肝内注射盐水,12d后取肝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的差异,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移植细胞的白蛋白表达。结果 PKH26标记阳性的细胞20倍镜下实验组中每张切片平均迁移数为(195.40±9.095)个,对照组平均迁移数为(169.80±7.983)个(P〈0.05)。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细胞可以表达白蛋白。结论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以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脏迁移,并且迁移至肝脏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向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苯胺蓝色素胃镜检查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本试验中病例572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88例,喷洒0.1%甲苯胺蓝溶液行色素胃镜检查;对照组284例,行普通胃镜检查.所有病例均活检并送病理检查,其中试验组若出现异色区则在异色区活检,其余均在可疑病变处活检.结果 试验组胃癌检出率9.72%,对照组胃癌检出率5.28%,前者高于后者,二者差异显著(P<0.05);甲苯胺蓝色素胃镜检查对胃癌的异色反应阳性率为75.00%,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异色反应阳性率为72.22%,对不典型增生异色反应阳性率为54.16%,三者之间无差异,提示甲苯胺蓝色素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癌前病变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甲苯胺蓝色素胃镜检查能提高胃癌检出率,对各种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胃癌均能良好显示;甲苯胺蓝色素胃镜检查对显示胃癌的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应用该方法对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进行随访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甲苯胺蓝色素胃镜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刺激因子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在小鼠体内向肝归巢的影响。方法:制备BALB/c小鼠2-乙酰氨基芴-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供鼠分离BMMNC,体外经PKH26染色,经尾静脉途径输入肝损伤小鼠体内,实验组立即以80μg/(kg.d)剂量腹腔内注射肝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注射等量5%葡萄糖溶液。移植2周后取小鼠肝,冷冻切片计荧光细胞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肝冷冻切片上平均荧光细胞数多于对照组(84vs61,P<0.05)。H-E切片上新生肝细胞较多。结论:肝细胞刺激因子对BMMNC向肝归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莉  郭应林  刘白鹭  祁金锋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99-1399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因3天前过度饮食饮酒,次日晨出现呕吐胃内容物两次及左上腹剧痛,后渐出现胸闷气短。胸片示左侧液气胸,遂行胸腔闭式引流。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左肺部呼吸运动较弱,叩诊上部过清音,下部实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Bcl-2在人胃腺癌组织、正常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82例人胃癌标本、30例癌旁正常组织、30例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Bcl-2的表达,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cl-2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24%,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13.33%)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16.67 %)中的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3.3%,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Lauren分型、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无关(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Bcl-2在人胃腺癌组织、正常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82例人胃癌标本、30例癌旁正常组织、30例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Bcl-2的表达,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cl-2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24%,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13.33%)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16.67%)中的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3.3%,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Lauren分型、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无关(P〉0.05)。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不少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统计中,胃癌居第1位或第2位.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手段.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对骨髓干细胞迁移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髓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向多种组织细胞横向分化,是细胞移植的最好种子之一。体内外许多试验证实,某些细胞因子可以影响移植细胞的微环境,进而影响骨髓干细胞的动员、迁移及分化。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属于趋化因子中CXC亚家族,特异性引起表达CXCR4的骨髓干细胞趋化反应,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对骨髓干细胞动员、迁移及分化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