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感染、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RA,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一些抗原刺激诱发的免疫应答反应有关。中医药治疗RA有其独特治疗效果,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药物以及中西医结合等。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关于RA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肩三针"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ESWT)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冈上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肩三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肩三针"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3周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外展肌力及肩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64例患者完成试验,无脱落。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外展肌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3周VAS评分明显降低,外展肌力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温针灸"肩三针"可有效减轻冈上肌腱炎患者局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效更为稳定、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益气活血解毒方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探讨该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以牛Ⅱ型胶原尾根及背部多点注射制作CIA大鼠模型,以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为阳性对照药物、益气活血解毒方进行干预,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各组大鼠足跖关节的肿胀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B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比率。结果 (1)药物干预14天后,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足跖关节持续肿胀,与加强免疫时比较,肿胀度有增加趋势,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28天后,模型组大鼠足跖关节肿胀度加剧,阳性对照组、中药各治疗组大鼠足跖关节肿胀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CD3+CD4+T淋巴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中药各治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率比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CD3+CD8+T淋巴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率与空白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对照组、中药中剂量与模型组比较比率下降明显(P0.01、P0.05)。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19+B细胞比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对照组、中药各治疗组的B细胞比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治疗组大鼠CD3-CD56+NK细胞比率与空白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而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可以通过调控RA细胞的免疫应答网络,恢复其外周血循环和病变组织中淋巴细胞效应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RA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中药足浴治疗部队官兵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的足底筋膜炎军人患者19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用中药足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和3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1.71±1.37)分vs.(2.56±1.22)分、(1.01±0.89)分vs.(2.13±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95.83%vs. 91.67%),且长期疗效优于对照组(100%vs. 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足浴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减轻明显,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疗效持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的临床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1]。本病属中医学"咳嗽"、"喘嗽"、"肺胀"、"痰饮病"等范畴,多认为是肺脏反复感邪,迁延失治,日久导致肺虚,卫外不固,六淫之邪更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慢性支气管炎为常见多发病,其患病率为2.5%~9.0%,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亦递增,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5%以上[1]。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病因病机方面的理论日趋成熟,体系逐渐完善;辨证分型也趋向一致[2]。现将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及其分期分型论治的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