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ASD)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4例ASD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64例患者中有1例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畸形,1例合并右下肺静脉异位引流漏诊,术前超声正确诊断63例,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8.4%,有1例混合型定位不准确,定位准确率在98.4%,而且64例患者中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在无合并其他畸形时房间缺损大小与右心系统扩大及肺动脉扩张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ASD是以右室容量超负荷为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先天性心脏病152例中,ASD77例、PDA21例及VSD54例,经胸或/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条件而行经导管以封堵器封堵术治疗。结果:152例中,除3例患者因双孔或单ASD最大伸展径较大(〉34mm)而放弃封堵外,余149例患者在超声指导下封堵成功,均无残余分流,成功率为98.03%(149/152)。结论:采用封堵器封堵治疗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时,超声心动图对于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指导监测、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指导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巾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用TTE严格筛选患者,术中跟踪观察封堵器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房室瓣反流等,指导术者及时调整封堵器位置及准确判断手术能否成功.术后24 h,3、6、12个月、2年随访复查并收集资料保存.结果 本组62例中60例封堵成功,且术后随访复查封堵器位置正常,均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1例因膨出瘤较大及合并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未行封堵,另1例术中发现有残余分流及书动脉瓣反流而终止介入手术转心胸外科治疗.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方便快捷、准确可靠,且可反复随访检查,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局部小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及病理分化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医院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70例.比较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造影剂开始增强、达峰及消退时间.比较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病理类型小肝癌造影剂动脉相、门脉相及延迟相增强模式.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的造影剂消退时间长于中分化、低分化高分化和中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高分化和低分化造影剂消退时间,两两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造影剂动脉相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分化和中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高分化和低分化小肝癌造影剂的门脉相和延迟相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小肝癌造影剂动脉相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硬化型和实体型、纤维硬化型和假腺管型、纤维硬化型梁索型、实体型和腺管型、实体型和梁索型、假腺管型和梁索型小肝癌造影剂门脉相、延迟相增强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 对小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做出全面分析,有利于对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做出初步判断,在临床中制定治疗方案及做出预后判断时,也提供了影像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颖秋 《安徽医药》2014,18(4):686-68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肾组织穿刺活检的2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超声组197例为超声引导下穿刺,CT组45例为CT引导下穿刺,比较其穿刺的准确性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组和CT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3.91%、97.78%.前两次穿刺组间比较时发现,CT组的每次穿刺成功率高于超声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体成功率比较时,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对并发症的总体情况进行组间比较时发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肉眼血尿患者于1 ~3d后血尿消失;肾周血肿2例,均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好转.结论 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能清晰地显示肾脏组织的断面结构,实时动态地监测活检针穿刺及取材的全过程,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辅助综合治疗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61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BO辅助综合治疗,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两组骨痂形成例数,临床愈合情况、皮肤软组织颜色、肿胀消褪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皮肤坏死2例,骨不连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软组织肿胀消退平均4d;对照组皮肤坏死8例,骨不连2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软组织肿胀消退平均7d.结论 HBO辅助综合治疗在骨科手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初发STEMI患者分为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PCI(易化PCI)组36例和直接PCI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门.球时间、PCI手术时间、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率、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自发病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5±1.35)hV8(5.04±1.26)h,P〉0.05];易化PCI治疗组PCI术前IRA开通率、PCI术后IRA开通率和住院期间LVEF明显高于直接PCI组[41.7%VS18.8%,P〈0.05;97.2%v881.3%,P〈0.05;(57.00±6.73)%V8(51.34±5.28)%,P〈0.05];易化PCI组PCI手术时间、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直接PCI治疗组[(1.08±0.25)hVS(1.53±0.38)h,P〈0.05;13.9%VS34.4%,P〈0.05];两组患者MACE、主要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化PCI组门.球时间高于直接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69±19.02)minVS(78.00±11.18)min,P〈0.05]。结论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PCI治疗STEMI能提高PCI术前和术后IRA再通率,改善心室功能,降低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PCI手术时间,且不增加MACE和出血风险,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30例胎儿复合畸形均在常规产前B超检查,中查出,所有患者接受引产手术,顺利引出胎儿后均证实患儿出现复合畸形。其中,无脑儿伴脑脊膜膨出8例,脑积水伴脑脊膜膨出3例,无脑儿伴腹水3例,脑积水伴腹水3例,脊柱裂伴脑脊膜膨出6例,脊柱裂、脑脊膜膨出伴内脏外翻4例,脑脊膜膨出伴胸、腹水2例,脑积水伴骨骼、肢体畸形2例,胸、腹水伴睾丸鞘膜腔积液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评估心肌梗死(MI)患者的存活心肌,探讨LDDSE在预测冠脉血运重建术(CVR)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心肌梗死患者,于心肌梗死后1周行静息超声心动图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5、10μg&#183;kg^-1&#183;min^-1)LDDSE观察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变化,评估存活心肌。并在心肌梗死后2-4周行CVR,心肌梗死后24周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种剂量(5、10μg&#183;kg^-1&#183;min^-1)的LDDSE试验均显示CVR前后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LDDSE安全、简便,可无创检测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对预测血运重建术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eation,CVC)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DKD的易发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18例,其中DKD患者57例(DKD组),非DKD患者61例(非DKD组),观察2组吸烟比率及年龄有无统计学差异,完善超声心动图、血压、血三酰甘油、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血白蛋白的检测,比较2组之间有无差异,并对DKD组透析时间、血磷、C反应蛋白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DKD组发生瓣膜钙化44例(占77.2%),非DKD组发生瓣膜钙化24例(占3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共24例(占20.3%),DKD组17例(占29.8%),非DKD组7例(占11.4%);单纯二尖瓣膜钙化17例(占14.4%),DKD组10例(占17.5%),非DKD组7例(占11.4%);主动脉瓣加二尖瓣同时钙化27例(占22.9%),DKD组17例(占29.8%),非DKD组10例(占16.4%)。2组患者吸烟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收缩压、舒张压、透析时间、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收缩压高于非DKD组,舒张压低于非DKD组,透析时间明显短于非DKD组;DKD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明显低于非DKD组,血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均高于非DKD组,体质量指数、血白蛋白无统计学差异。DKD组CVC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透析时间、血磷升高是发生CVC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钙、钙磷乘积不是DKD瓣膜钙化的预测因子,血磷、血脂、透析时间等是影响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