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影响,特别是对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观察大鼠后肢止血带缺血4 h后再灌注4、24、48 h后和先经预缺血处理后再灌注4、24 h后Bax基因蛋白在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缺血4 h(A组)肌细胞出现Bax蛋白表达,24h后(B组)表达量显增加,48h后(C组)无表达.缺血预处理后再灌注4 h后(D组)肌细胞内无Bax蛋白表达,再灌注24 h后(E组)Bax蛋白表达量非常显著地低于B组.Bax基因参与了骨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其蛋白表达量与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经缺血预处理可以下调Bax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或是抑制其合成,使肌细胞存活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演  瞿宁厚 《西部医学》2009,21(8):1400-1402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亦反映在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本文仅就后者的发生机制,对局部和全身的影响以及对其防治等方面的若干进展进行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讨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的发生机理。方法 按照Hulth法建立兔膝关节炎模型实验组,1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自身健侧做实验对照组,分别为建模后2周组和4周组后取材,分别制作光镜电镜标本进行系统观察研究。结果 不同时期的骨关节炎关节软骨有程度不一的软骨细胞凋亡,以4周组最为显著,特别是在电镜下软骨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更具特征、更为典型。结论 (1)膝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细胞退变时,软骨细胞数目的减少有软骨细胞凋亡的参与。(2)关节软骨退变的程度与软骨细胞数目的减少即与软骨细胞凋亡的程度有关。(3)形态学的特征性表现可作为判断软骨细胞是否发生凋亡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4.
闭合性跟腱断裂超声和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和磁共振表现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有跟腱部位闭合性外伤史并均行跟腱超声和磁共振检查30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11例(病例组),跟腱无断裂19例(对照组)。着重观察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和磁共振表现特点,并用诊断试验分别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跟腱断裂的超声表现为跟腱较强回声不连续声像,断端间不均质回声或无回声区。磁共振表现为肌腱增粗、腱内信号增高、腱束连续性中断和腱周积液。超声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84%和80%,MR/分别为91%、95%和93%。结论:从临床诊断价值的角度来看,磁共振检查比超声检查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特点,及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有明确跟腱部位闭合性外伤史的30例连续性病例,就诊后行跟腱磁共振检查。经临床和手术证实,ll例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病例组),19例跟腱无断裂(对照组)、着重观察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特点,并用诊断试验分别评价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跟腱断裂的磁共振表现为腱内信号增高、肌腱增粗、腱束连续性中断和腱周积液。MRI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l%、95%和93%。结论 MRI检查对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制动后骨骼肌萎缩的发生机制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按照 Sievanen法制备不同时相的制动实验组 ,2 4只实验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6只 ,实验侧用管形石膏固定 ,自身未固定侧做对照组。在制动后 3、7、14和 2 8d取材 ,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 U 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d T— 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 )检测萎缩骨骼肌中有无凋亡的骨骼肌细胞 ,并与形态学的观察结果相对照。对各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制动时相所致的萎缩骨骼肌中均可发现有程度不一的骨骼肌细胞发生凋亡 ,以 14 d组最为显著。不同时相凋亡的肌细胞在空间的分布上呈不一致性。制动所致萎缩的骨骼肌中有时可见呈假阳性 TU NEL染色 ,但与凋亡的肌细胞的表现是不同的。我们认为 (1)制动后骨骼肌萎缩有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参与。 (2 )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多少与制动时相密切相关 ,以制动后 14 d最为明显。 (3)凋亡的骨骼肌细胞在空间分布上随制动时相不同而不同 ,呈不一致性。 (4 )制动后骨骼肌萎缩的程度与肌细胞凋亡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相肌细胞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观察大鼠右后肢止血带缺血再灌注后4 h、24 h、48 h Bax基因蛋白在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均以同组大鼠左后肢腓肠肌作自身对照. [结果]缺血再灌注后4 h肌细胞内出现Bax蛋白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5.97±1.44)%;缺血再灌注后24 h,肌细胞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18.45±1.81)%;缺血再灌注后48的肌细胞则未见Bax蛋白的表达;所有各组左后肢肌细胞内亦无Bax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表明,缺血再灌注后24 h组较之4 h组、48 h组以及实验自身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本实验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肌细胞中有促进细胞凋亡基因Bax蛋白的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密切相关, 以24 h组为最显著,此时病理损害亦最为显著,提示Bax基因促发的细胞凋亡可能是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与运动的相关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健康大学生71例(包括运动训练专业的47例和非运动专业的24例)的sICAM-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71例的sICAM-1的平均值为183.81±41.05ng/ml,运动训练专业的sICAM-1值高于非运动专业的sICAM-1值,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显示男性的sICAM-1值高于女性的sICAM-1值,仍无显著性差异.有运动背景的健康大学生血清sICAM-1水平高于无运动背景的,男生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女生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全国来看,外科系统就诊的人数中,骨科已占1/3 ~1/2,而在骨科疾病中软组织损伤及疼痛又占有相当比例,约占来诊  相似文献   
10.
1975年以来,我们使用氯硝柳胺治疗牛肉绦虫病,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6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0例中,男53例,女7例;年龄2~62岁,全为藏族.一、治疗方法 60例均于晨间顿服氯硝柳胺1~6克,有30例服药后2小时酌服泻药硫酸镁20~25克.二、治疗结果凡驱虫后在大便内发现头节而后又未继续排节片者;驱虫后大便内虽未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