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3岁,因腰痛多年伴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像学诊断为L4、5椎间盘左侧突出压迫神经根,L5S1椎间盘膨出.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摘除L4、5椎间盘,探查L5S1椎间盘膨出未行处理,术后左下肢疼痛仍未消失,经多种处理不见效果,术后半月查体可见:腰部无压痛及叩击放射痛,梨状肌处压痛、放射痛明显,病人惧怕触压,坐骨神经行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内旋试验阳性,股后、小腿外侧及后侧感觉减退,足背外侧及足底感觉麻木,隐神经支配区感觉正常,踝关节主动背伸及跖屈不能,伸(足母)及伸趾、屈(足母)及屈趾肌力2~3级,踝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整体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手术器械的改进,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已日趋程式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成为治疗半月板严重损伤的主要方法。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仍不尽人意,且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发病率很高。加之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也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膝关节功能康复成为国内外有关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8例一线化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治疗后获益的晚期胃癌患者,设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n=25)和观察组(n=23),维持组予以卡培他滨1.0 g/m^2 bid第1~14天,休息7d,21d为1个周期,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观察组仅随诊,定期复查.观察维持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结果:25例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患者,共完成148个周期化疗,其中5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余均口服至病情进展,中位治疗周期为6周期.维持治疗疗效分析:5例患者达到PR,16例SD,4例PD.维持治疗有效率为20%,疾病控制率为84%.维持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2个月,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个月(P<0.05).维持治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症和血液学毒性,但程度较轻,主要为Ⅰ~Ⅱ级,Ⅲ级发生率为28%,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耐受性好.结论:一线化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治疗后获益的晚期胃癌患者,予以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朱益平  盛莉莉  王潞 《肿瘤》2015,(4):474-480
随着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作为一种驱动基因被发现,以及对于机体免疫系统认知的提高,使得针对转移性黑素瘤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于经过优选的患者采用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在大多数患者中,耐药似乎不可避免。然而,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方法解除T细胞的免疫抑制,可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能力,并且使应答持续时间延长。因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治疗,将优于单一方案的治疗。现就晚期黑素瘤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Dandy-Walker综合征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8岁,因“智力障碍伴行走不稳17年”于2001年1月27日入院。患者母亲在怀孕时无感染、用药史.足月顺产。出生后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人,入院时智力相当于小学五年级。口齿不清,消瘦,多汗。学步时间晚,7岁前需人搀扶才能行走,之后能自行行走,但步态不稳,易跌倒,上肢活动时震颤明显。10岁发现有视力障碍,经查为先天性白内障:父母非近亲结婚,无类似家旅史。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多见病,诊断及治疗并不困难,但同时合并坐骨神经出口狭窄症(坐骨神经双卡综合征)时的诊治则有一定难度,极易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引起医患之间的矛盾。于2002年3月和2006年5月,笔者分别收治2例坐骨神经双卡综合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BPPV患者125例,对112例后半规管BPPV(PC-BPPV)及2例前半规管BPPV(AC-BPPV)患者行Epley复位治疗,11例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患者行Barbecue翻滚疗法,治疗1周后评价其疗效.结果 125例患者中,特发性BP-PV多于继发性,继发性患者以头部外伤多见;右侧半规管受累多于左侧及双侧;PC-BPPV多于HC-BPPV及AC-BP-PV;行1次复位术治疗后有效率为81.6%,2次总有效率为92.8%;半年内复发率为17.2%.结论 BPPV具有女性多见、单侧PC-BPPV居多、右耳易受累等特点,耳石复位治疗BPPV疗效较好,但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NX)以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两种方案用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1例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分入NX组和GP组,其中NX组18例,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 25 mg/m2,第1天和第8天,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 2000 mg/m2,分两次口服,第1~14天,每21天为一周期;GP组23例,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 1000 mg/m2第1天和第8天,顺铂(Cisplatin,DDP) 20 mg/m2,静脉滴注,第2~5天,21天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调整药物用量.每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NX组CR 1例(5.5%),PR 9例(50%),SD 4例(22.2%),PD 4例(22.2%),RR55.5%,TTP 6.3个月;GP组CR 2例(8.9%),PR 11例(47.8%),SD 5例(21.7%),PD 5例(21.7%),RR 56.5%,TTP 6.5个月.两组间RR及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症、静脉炎等.GP组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于N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X组的手足综合症发生率明显高于GP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X方案和GP方案用于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确切,其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9岁,因乏力、心慌4~5年,加重伴阴道流血半月余而收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8.5℃,重度贫血貌,躯干及四肢散在针尖大小瘀点及片状瘀斑,不高起皮面,深紫色,压之不褪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