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膝关节镜手术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现已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氟比洛芬酯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于术后镇痛,可以增加镇痛效果,便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我们将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完全堵塞,使冠状动脉血流不同程度减少,引起心肌氧供与氧需失衡,而引起的一系列胸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在行非心脏手术过程中因紧张、疼痛、麻醉期间循环波动,手术应激等原因使心肌氧供需失衡,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进而增加麻醉风险、术后并发症,延长住院周期、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盛绚宇  王燕君  华汤锋 《浙江医学》2004,26(10):765-766
外周神经定位阻滞(以下简称定位阻滞)是指运用外周神经刺激定位仪,准确定位外周神经,用局麻药将其神经传导可逆性阻断,达到手术无痛的目的.该方法能大大提高外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在临床麻醉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1,2].现将其在下肢膝、踝部手术中的应用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4.
5.
我们比较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与使用微量镇痛泵(以下简称微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镇痛效应及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随机抽取各50例病人。其中,微泵组(Ⅰ组)腹部手术26例,胸部手术7例,下肢手术17例;吗啡组(Ⅱ组)腹部手术20例,胸部手术4例,下肢手术26例。2 方法2.1 仪器与药物 Ⅰ组中微泵采用日本产奥贝微量注射泵,规格主要有2ml/h及0.8ml/h;药物采用0.25%布吡卡因+3.3×10-4%芬太尼混合液;Ⅱ组采用0.02%吗啡注射液(以上药液均已稀释)。2.2 给药方法 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各5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0.5 h、手术操作时以及手术结束时等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进行测定。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MSE评分:全身麻醉组麻醉前为(29.3±1.2)分,麻醉后6、12、24、72 h分别为(26.2±0.8)分、(25.7±0.6)分、(27.1±0.9)分、(29.1±0.9)分;硬膜外麻醉组麻醉前为(29.0±0.9)分,麻醉后6、12、24、72 h分别为(26.7±0.5)分、(25.4±0.6)分、(29.4±0.8)分、(29.3±0.9)分。③麻醉后24 h,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在术后12 h内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7.
基础麻醉复合臂丛神经定位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上肢手术的麻醉多采用单纯氯胺酮基础麻醉(以下简称基础麻醉),但其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近年来,一种基于外周神经刺激定位仪的(臂丛)神经定位阻滞(以下简称定位阻滞)技术逐渐兴起。该方法不需患者配合,而能准确定位臂丛神经,从而大大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本文旨在探讨基础麻醉复合下其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57例和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B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等指标变化,以及观察两组患者检查中及检查后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与A组比较,B组丙泊酚总用量较少,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抑制作用较小,苏醒快,检查中、检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既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又有很好的安全性,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地佐辛组(A组)和舒芬太尼组(B)组,各50例。A组镇痛方法为氟比洛芬酯1mg/kg+地佐辛0.4mg/k+0.9%氯化钠注射液争100ml,B组为氟比洛芬酯1mg/kg+芬太尼15pg/k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于手术结束后2、6、12、24及48h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体况评分(BCS评分)及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AS及BCS评分上述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可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还显著降低小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全静脉麻醉下行骨科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8例.研究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中(t1、t2和t3)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OAAS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骨科全静脉麻醉手术安全、有效,可为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