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2004年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病理类型:良性2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8例.50.0%(7/14)发生在降部,其中恶性占57.1%(4/7).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物(6/14),右上腹隐痛不适(5/14)和乏力、体重下降(3/14),诊断手段为十二指肠低张造影(13/14)、B超(13/14)和CT(9/14).肿瘤距离十二指肠大乳头<3 cm或位于降部、直径≥5 cm者宜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距离十二指肠大乳头>3 cm及较小者宜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术. 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恶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十二指肠低张造影、B超、CT、EUS确诊,对无远处转移的肿瘤应积极争取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HSP) 70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法定量检测移植胰腺组织中HSP70的表达 ,并观察其与病理学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同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异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第 3、5和 7d逐渐升高 (P <0 .0 1 ) ,而且与病理学评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P <0 .0 1 ,r =0 .934)。结论 检测HSP70在移植胰中的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该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肿物,腹痛,上腹不适等,无特异表现,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诊断价值,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本组2例均行手术切除,疗效满意。结论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胃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根治性切除,但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是导致5年生存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胃肠肿瘤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原发灶附近及其淋巴结,最多见的播散部位是腹腔和肝脏。腹腔化疗是一种安全方便的局部化疗方法,是控制术后复发和转移,提高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6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率为73.2%(41/56),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6.8%(15/56)、51.8%(29/56)、64.3%(36/56)和69.6%(39/56).局部复发13例,肝转移15例,多脏器转移10例.病程、腰背痛症状、术前CA19-9水平、肿瘤大小、T分期、AJCC分期与胰腺导管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5).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CA19-9水平和肿瘤大小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8,95%C/为1.28~4.03).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多在术后2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病程、腰背痛、CA19-9、肿瘤大小、AJCC分期和T分期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肿瘤大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CEA、CA19-9和CA242单独和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5例胰腺癌患者,70例非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以及30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术前血清CEA、CA19-9和CA242水平。结果 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最高(80%),但其特异性明显低于CEA和CA242(P〈0.01)。CEA和CA242联合检测可将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提高到92%。CEA、CA19-9和CA242水平不受肿瘤大小以及可切除性的影响(P〉0.05),但在Ⅳ期胰腺癌患者中明显提高(P〈0.05)。血清CEA和CA19-9的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的相关性,而血清CA242阳性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阴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阳性率优于CEA和CA242。联合检测CEA和CA242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性。3者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病情进入晚期,血清CA242明显升高提示生存期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射频消融为目前国际上新兴的肝癌治疗手段 ,具有安全、微创、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的特点。本文就射频消融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应用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直肠癌前切除术过程中,直肠内脱落的癌细胞是否是引起吻合口种植复发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是术中直肠冲洗作为减少肿瘤复发的措施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1]。本文研究直肠癌细胞脱落的阳性率,并探索建立术中直肠冲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瘤诊断与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腹部外科收治的14例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6.3岁,均无肝炎病史,术前AFP均正常,肿瘤均为单发,直径5~17cm.1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11例行肝肿瘤不规则切除术,3例行左半肝切除术.14例标本均无完整包膜,质软,边界清,免疫组化HMB45 (14/14)表达阳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除2例失访外,无肿瘤复发.结论 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术前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肿瘤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脾脏错构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例脾脏错构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检索同期国内文献报道的17例脾脏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20例脾脏错构瘤患者以左上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13例,无任何症状7例.2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脾脏错构瘤的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