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PTEN基因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喉癌组织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组喉癌较正常喉组织PTEN mRNA表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低分化与高分化相比,PTEN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基因表达下降在喉鳞癌演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hest CT in the evaluation ofchildren with suspected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Methods Chest CT was performed in 45consecutive children with suspected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16-slice Multidetector CT (MDCT) using 100 ~ 150 kV,30 ~ 50 mA, 1 mm section thickness. 1.2 pitch ratio, and 0.6 ~1.0 mm reconstruction interval. multiplanar reformatted (MPR) imaging were carried out after MDCT examinations. Results Chest CT revealed all foreign bodies in 42 of the 45 patients. Three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did not show evidence of foreign body on CT,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for one week. These patients avoided unnecessary operations and recovered completely. The other 42 patients had evidence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ir bronchi. We designed the surgerical plan and selected appropriate foreign body forceps based on the CT scans. All of the foreign bodies were removed successfully, 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The location, shape, and volume of the foreign bodies found at surgery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CT images.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of the airwayin children can be accomplished by using chest CT. It is often useful in delineating the exact shape, location, volume and form of a bronchial foreign body and can help the surgeon plan for operative bronchoscopy and safe removal of the foreign body.  相似文献   
3.
纵隔及颈部淋巴管瘤致喉阻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14个月。 4d前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外院诊断为急性喉炎 ,肌肉注射 2mg地塞米松 ,病情缓解。因再次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而来我院诊治。否认异物呛咳史及其它遗传性疾病史。体检 :Ⅱ度呼吸困难 ,三凹征 ( + ) ,口咽后壁无红肿 ,双肺呼吸音清 ,对称。诊断为急性喉炎。以地塞米松 4mg肌注 ,同时吸氧 ,留院观察。患儿仍烦躁不安 ,给予青霉素 2 4 0万U静脉滴注 ,2mg地塞米松侧管静脉注射 ,2h后患儿突然出现抽搐 ,呼吸停止 ,口唇紫绀 ,经紧急气管插管抢救脱险。第 2天患儿头颈部静脉扩张 ,考虑为肿物压迫所致 ,胸部X线…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先天性舌根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先天性舌根囊肿位于舌根底部,发病率较低,能够引起喉鸣及呼吸和吞咽障碍[1],容易误诊.现将我们诊断和治疗的先天性舌根囊肿病例总结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局部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66例声门上型喉癌喉切除标本,经火棉胶包埋,制成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声门上喉癌对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上、下区的侵犯率分别为100.0%(18/18)、83.3%(15/18)、44.4%(8/18),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声门上型喉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声门上喉癌会厌前间隙全部受累率为55.5%(10/18),与无淋巴结转移喉癌29.1%(14/4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喉癌侵犯声门旁间隙上区的宽度及高度分别为(7.4±5.2)mm,(11.6±7.6)mm,侵犯声门旁间隙下区的宽度及高度分别为(2.9±3.8)mm,(2.4±3.7)mm,这两者均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喉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声门上型喉癌声带活动良好、声带固定率分别为11.1%(2/18),44.4%(8/18),与无淋巴结转移喉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淋巴结转移的声门上型喉癌具有较强的局部侵袭能力,对会厌前间隙及声门旁间隙的侵犯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失神经支配后线粒体变化与面肌功能康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失神经支配后口轮匝肌线粒体结构、琥珀酸脱氢酶 (SDH)的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制造颞骨内面神经麻痹模型 ,分为面神经压榨 5s组、15s组、3 0s组 ,再分为观察 15d组、3 0d组。应用神经电图测试 5s组、15s组、3 0s组的平均阈值差值。SDH染色后 ,透射电镜观察各 15d组、3 0d组口轮匝肌线粒体结构和SDH阳性反应产物的变化。结果 面神经压榨 5s组的平均神经兴奋传导抑制时间为 (3 5 .2± 16.8)min ;15s组瞬目反射恢复正常需 (4 7.0± 15 .0 )d ;3 0s组半年内未恢复。 15s15d组线粒体嵴断裂 ,SDH阳性反应颗粒减少 ;3 0d组基本恢复正常。 3 0s15d组线粒体空泡变性 ,SDH颗粒明显减少 ;3 0d组的线粒体结构和SDH颗粒有轻度恢复。结论 面神经受损伤时间越长 ,失神经支配程度越重 ,线粒体病变也越重 ,面肌功能恢复越难 ,应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观察黄芪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20、100、200μg/mL的黄芪作用于Hep-2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Cyclin B1的蛋白表达。[结果]黄芪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着黄芪浓度增高,处于G2/M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同时伴有G0/G1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各实验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典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黄芪可剂量依赖性抑制Bcl-2和Cyclin B1的蛋白表达。[结论]黄芪可通过抑制Bcl-2和Cyclin B1的蛋白表达,引起喉癌细胞G2/M期阻滞,抑制增殖和凋亡,发挥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YAG激光鼻甲粘膜下凝固术对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进行了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经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0岁。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诊断标准:持续性鼻塞半年以上,排除占位性病变等其他疾病。1-2方法 采用湖北省阳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G-100型Nd:YAG激光光纤维手术器,波长1-06μm,功率0~100W,输出功率连续可调,脚踏开关控制,光芯直径0-5mm,长5~6m,金属管1根,长20cm,将光纤导管插入金属管内,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CT在诊断和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对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45例患儿进行肺CT检查,应用的是16层超薄CT扫描,条件为:100~150 kV,30~50 mA,层厚1 mm,CT扫描后进行多层CT影像重建.结果 45例患儿中有42例CT检查发现了异物,另外没发现异物的3例经抗生素对症治疗1周痊愈,避免了支气管镜检术.根据CT影像及异物特点,我们设计了手术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异物钳,42例患儿均一次即将异物取出,肺CT所显示的异物位置、形状及体积与支气管镜检时所见基本一致.结论 应用肺CT可以准确地诊断出气管、支气管异物,CT所提示的异物位置、形状、体积对于设计手术方案和安全取出异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气管、支气管异物属于急重症,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手术,就有生命危险。尽管人们已开始应用MRI、冠状位CT扫描等技术探讨了其在诊断气管异物中的价值。但传统的胸部X线及透视下观察纵隔摆动的检查方法因诊断迅速、费用低廉,仍为诊断呼吸道异物首选辅助检查。我们分析了2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胸部X线表现特点,并探讨其在确定气管、支气管异物位置和判断手术效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