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改变旧观念,确立新的卫生保健思想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只能体现在免费医疗或医疗的低收费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实行国民免费卫生服务,但我国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不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卫生保健,这就需要更新观念,建立一套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居者为数不少。长期的交流不便使他们常出现一些摩擦,有了问题也不象生活在一起的夫妇解决起来方便。因此,掌握分居夫妻的心理特点,对于增进夫妻感情、促进家庭和睦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样的#离不一样的感受常言道:小别胜新婚,但同样的分离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结果。宋女士的丈夫是个档案管理员,结婚三年来从未出过远门。偶有一次,单位派他外出,半个月后回到家,他俩觉得别别扭扭,亲热不起来。晚上,妻子躺在丈夫身边时还有些胆怯。她深有感触地对丈夫说:“你出差时间虽然不很长,但回家后我…  相似文献   
3.
正常的皮肤含有分化良好的表皮和真皮层,理想的愈合创面应具有完整的表皮层及真皮层组织。随着人们对创面愈合质量要求的提高,真皮层组织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真皮为皮肤提供机械保护和外观特征,在创面愈合、生长、抵抗细菌及防御外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31例胆囊癌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囊癌是一种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 ,且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1 ]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 ,易早期扩散、转移。特别是发生在胆囊颈体部的癌 ,可以通过胆囊管淋巴结向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易发生肝脏浸润性转移 ,手术切除率低 ,术后 5年生存率只有 3 %左右。现对我院 1988年~ 1998年间 31例胆囊癌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 31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2 0例。病人年龄最小 42岁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为 6 3岁 ,6 0岁以上 2 8例 ,占 80 3 %。 31例中有胆囊结石 17例 ,胆囊息肉 11例 ,结石合并息肉 4例。行胰胆管造影发现3例…  相似文献   
5.
1 医疗市场运行机制已具雏形 改革的大潮将卫生单位无情地推向市场,失去了计划经济摇篮,医院必须面对市场、面对竞争。 其一,医院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细胞,社会经济环境制约着医院经济效益,它除不向国家纳税外,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和企业一样必须按经济规律发生关系。目前,医院在门外的那支脚,早已步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走进了社会经济大市场,如水、电、煤、医疗设备、药品等所需物品的购置,都得按市场价格支付。而医院向  相似文献   
6.
申霄  亓发芝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12(53):10500-10504
背景:皮肤创伤后毛囊真皮鞘细胞可能直接参与真皮损伤的修复或者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参与皮肤修复。 目的:建立大鼠毛囊单位创面移植模型,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真皮成分的生长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和分析,拟探索毛囊组织参与创面真皮愈合的潜力。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9/2008-04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 材料:体质量为200~250 g的18只SD大鼠用于制备毛囊单位创面移植模型及微粒表皮移植模型。 方法:剪取毛囊单位创面移植组大鼠单侧鼠须垫皮肤,伤口原位缝合,用锐器分割鼠须垫毛囊,切取带有毛囊乳头、毛囊周围组织及部分表皮的毛囊单位复合组织。将毛囊单位植入制备好的创面上,每个创面放入5~7个毛囊单位;切取微粒表皮移植组大鼠全层皮肤中剪切取表皮和部分真皮层皮肤,并修剪成约3 mm×3 mm大小,原位植入创面中,每个创面放入5~7个微粒皮片。 主要观察指标:第2,3,4,5周取创面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制作碱性水处理的扫描电镜标本,在偏振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用图像软件处理并分析。 结果:创面愈合的初期,两组的创面分泌的胶原基质的类型与量均无明显差异。但随着创面愈合的进行,创面中胶原基质发生重塑性的改变,两者创面中基质的Ⅲ型胶原开始减少,Ⅰ型胶原相应增加。在创面形成后第5周时观察到毛囊单位移植组与微粒表皮移植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对照组增加更明显,二者差异显著(P < 0.05)。用碱性水处理的扫描电镜方法对晚期创面基质的观察也发现毛囊单位移植的创面基质中胶原纤维由粗细不等的纤维交织而成,胶原纤维的排列较致密有序,仍保持了一定的方向性。 结论:在创面形成后期毛囊单位移植的愈合创面中胶原比值更接近正常皮肤,胶原排列更整齐有序,提示毛囊单位创面移植提高创面愈合的长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们自 1995年 7月~ 1999年 11月采用常规西药配合中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83例 ,并与纯西药组作对照观察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1 1 选择对象 :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1975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定义》[1] 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心绞痛发作典型 ;(2 )心绞痛发作不典型 ,但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1 2 排除条件 :(1)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2 )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3)心功能Ⅲ~Ⅳ级 ;(4)活动性内脏出血及各种血液病 ;(5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6 )其他不能使用硝酸酯类及 β受体阻滞剂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全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真皮的再生模式以及与表皮层、基底膜层再生的关系。方法 在大鼠鼠背制备全层皮肤创面(n=10)。分别于第1,2,3,4,5周取创面标本。行HE、PAS染色以及用碱性水浸泡方法制作扫描电镜标本,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创面愈合中真皮的再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第1,2周时在创缘可见新生的薄层表皮向创面中心移行生长;随后是表皮下真皮浅层的生长,而深层真皮相对保持静止。在第3周时,在新生表皮下方与新生真皮的部位之间见不连续的PAS阳性带,在第5周时,创面外周见连续的PAS阳性带,而在创面中央处仍不连续。扫描电镜的观察显示创面边缘真皮乳头层较网状层率先向创面中央生长,网状层生长较缓慢,在后期与肉芽组织转化而来的结缔组织相融合。结论 创伤后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表现出不同的再生模式。乳头层真皮的再生与表皮的再生密切相关。表皮的新生和移行发生在在乳头层真皮新生之前,而基底膜结构在表皮和真皮乳头层均形成后才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上广泛借助各种技术,包括自异体皮,培养的皮肤细胞和胶原基质制作组织工程皮肤等,用以治疗溃疡、创伤以及大面积烧伤.创面愈合除表皮覆盖外,另一问题就是皮肤附件结构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一、卫生改革要与经济水平和社会需要同步任何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都与其本国的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但医疗卫生体制基本有3种:一是公益事业,即谁看病谁花钱,医疗机构完全由私人经营,医生可以自由开业;二是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相结合,即国家拿钱办医和个人健康保险(个人承担部分医疗费用)相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