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8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钛板内固定,增强胸骨稳定性,提高心脏手术后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6例应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骨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钛板内固定治疗26例,均为慢性感染患者,感染持续时间均超过3个月.3例深部感染患者采用伤口持续负压吸引(VAC)的方法辅助创面准备.26例患者均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无一例发生钛板感染需再次手术取出,且无一例因胸骨再次感染而需二次手术.结论 应用钛板内固定可以加强胸骨稳定性,减少局部组织渗出,提高心脏手术后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用于修复大鼠背部巨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32只8周龄SD大鼠,制备鼠背巨大创面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人工真皮组(B组)、微粒皮组(C组)及组织工程皮肤组(D组)。B、C、D组大鼠分别以打孔拉网的人工真皮、自体原位微粒皮移植物、自体原位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物修复创面,A组创面仅覆盖油纱布。观察术后第1、3、5周时的创面愈合情况;通过CK15及CD2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对鼠背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后镜下观察,并结合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解创面真皮层的愈合质量。结果:D组大鼠背部创面的修复效果最佳,术后第5周时创面已基本愈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D组大鼠ESCs逐渐向表皮层迁移并参与创面的愈合;D组真皮层的厚度大于其余3组(P0.01),D组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致密整齐。结论: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用于创面修复的效果优于微粒皮及人工真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瓣乳房再造同期修复淋巴结清扫术后腋窝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至2014年,对23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行乳房再造,在背阔肌乳房再造术中,切断背阔肌止点,将上方背阔肌肌瓣向腋窝旋转并固定,以修复腋窝凹陷畸形。结果 23例患者腋窝凹陷畸形均得到纠正,局部无臃肿,未发生皮瓣坏死。随访6~30个月,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瓣乳房再造同期修复腋窝畸形,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慢性难治性溃疡日益多见,严重影响人们生存质量,多见于下肢,其愈合影响因素为组织量不足和血液循环障碍。本文概述了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针对不同的愈合阶段,详细论述了临床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对慢性创面治疗的新方法进行了阐述。采用正确的对因治疗,及时有效地处理创面,随着功能性敷料的发展,水刀技术、VSD以及细胞治疗的广泛应用,可有效提高下肢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创面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方法进行治疗,应用EQ-5D问卷,评估术前及术后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共治疗创面9例,均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治疗创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创面完全愈合。术前EQ-5D问卷总分为(0.24±0.11)分低于术后的(0.80±0.05)分,术前EQ-5D直观模拟评分量表得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8.33±6.48)分低于术后的(94.11±2.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毛囊单位移植治疗创面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在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对比黑色素瘤细胞系和黑色素细胞系内ATF4表达的差异,运用CCK-8染色以及Brd U染色检测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运用Tranwell技术检测细胞转移能力,运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ATF4 m RNA在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黑色素细胞,显示肿瘤细胞中含有更高水平的ATF4 m RNA;在A375细胞中过表达ATF4后,细胞生长增殖速率提高,转移能力增强,而降低内源ATF4后,MM200细胞的增殖速度和转移能力都出现明显降低。同时,A375细胞内ATF4含量的增加也引起了细胞内STAT3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内IL-6表达的显著升高。结论: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细胞内ATF4可能是参与调控了IL-6-STAT3信号通路,从而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细胞免疫疗法,它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T细胞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以非MHC依赖形式识别并杀伤表达相应抗原的靶细胞。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但在实体瘤治疗领域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溶瘤病毒可直接裂解实体瘤细胞,逆转肿瘤局部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与CAR-T疗法联用可以增强抗实体瘤效果。此外,CAR-T疗法也显示出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主要表现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HBV等方面。文章从CAR-T与病毒的关系入手,主要就CAR-T疗法抗病毒的研究现状及溶瘤病毒与CAR-T疗法联合抗实体瘤机制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拓宽CAR-T抗病毒治疗领域以及CAR-T的联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外科临床工作中,由于骨缺损或者组织填充需要而要求植骨的情况十分多见,但自体骨的来源有限,体积、形态的塑造均受到很大限制,且会对供区组织的连续造成破坏,并有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异体植骨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少数甚至可引发传染性疾病,所以两者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人工骨的制备和临床应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是一类存在于所有能自我更新的组织中的原始细胞,具有终身、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够产生至少一种以上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并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皮肤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标记物CK15、CD29阳性细胞在人体不同类型皮肤的分布特点及干细胞的分布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人体正常的头皮、包皮及躯体、脚掌的皮肤标本各6例,依次设为A、B、C、D四组.分别行石蜡切片后做HE染色和CK15、CD29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统计CK15、CD29染色阳性细胞的PU值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K15、CD29阳性细胞的含量:头皮的毛囊隆突部和包皮的表皮基底层含量最多,躯体皮肤的表皮基底层其次,脚掌的表皮基底层几乎没有;D组与A、B、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5、CD29阳性细胞的分布特点:在头皮主要位于毛囊隆突部,在包皮和脚掌皮肤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在躯体皮肤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钉突部.结论 CK15、CD29标记的皮肤干细胞在不同类型皮肤的分布和数量均明显不同.此分布特点可能为临床上治疗创面愈合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