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沈雪梅  田华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857-2858
急诊科作为急危重症病人接受医疗护理服务的第一站,如何让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有效,最规范的治疗,以达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目标和“病人安全”的质控目标,我院急诊科从2010年开始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来规范急诊科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了更优质的诊疗和护理,同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也使护理管理上了一个台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田华平  沈雪梅 《西部医学》2013,25(3):442-443,445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舒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在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食道癌手术患者83例,年龄42~78岁,性别不限,ASAI~Ⅱ级;随机分成芬太尼组(41例)、舒芬太尼组(42例)。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患者术后VAS疼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芬太尼组在开胸、胸内手术期、关胸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O.05),舒芬太尼组在开胸、胸内手术期、关胸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基础值(P〈O.05);术后1、2、4小时舒芬太尼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O.05);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芬太尼组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用于胸科食道癌手术优于芬太尼,术后镇痛作用舒芬太尼明显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3.
田华平  朱永梅 《护理研究》2009,(11):3080-3081
据最新数据统计,高血压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7%左右,病人人数已达约1.3亿。高血压性脑出血更是临床上中、老年病人最常见的急危症,尤其是近年来发病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其他病因。碎吸术是治疗颅内血肿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诊,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要求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准确;护理细心、周到、全面。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175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中52例较重患者实行责任制护理。根据病情的进展,围绕抢救、复苏、康复三个环节,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重点和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在围术期的体液丢失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5月12日至5月19日的184例地震受伤手术病人,对其受伤情况,术前合并症,麻醉手术日期,围术期的液体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尽量减少围术期地震伤员的死亡率。结果:3例死于严重高钾血症致呼吸心跳骤停,1例死于大出血,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大面积肌肉坏死、肾衰竭、感染性休克,177例伤员存活。结论:地震伤员重点要考虑麻醉手术前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和麻醉手术期间体液的再分布。尽快了解伤员体液丢失情况,维持伤员围术期体液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后出血、输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在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下行二尖瓣置换患者纳入本前瞻、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患者于术前随机分配到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乌司他丁组患者体外循环预充乌司他丁5 000U/kg,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围术期凝血功能参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PT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心肌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同时检测肌酐,乳酸;记录术后24 h内引流量、输血量、拔管时间、ICU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等临床数据。结果与术前比较,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下降,PT、INR和aPTT显著延长,血清中D-二聚体、CK-MB、cTnI、肌酐和乳酸含量显著上升,但是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围术期出血量和输血量比较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乌司他丁组患者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42.6 h vs 50.2 h,P=0.02)。结论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手术中给予乌司他丁5 000U/kg不能降低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但能够缩短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抢救术中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运用血液稀释法超量补液、紧急扩容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同时,要密切观察尿量,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4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均抢救成功。结论:迅速开放静脉,超量补液的同时密切监护各项生命体征,是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田华平  沈雪梅 《四川医学》2012,(8):1414-141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84例,ASAⅠ~Ⅱ级,42~78岁;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42例。全麻维持,F组采用芬太尼3μg/(kg·h)和丙泊酚4mg/(kg·h)持续静脉输注,S组采用舒芬太尼0.3μg/(kg·h)和丙泊酚4mg/(kg·h)持续静脉输注。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时(T3)、撑开胸廓时(T4)、游离食管时(T5)、拔管时(T6)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麻醉结束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OAAS评分为5分)以及感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躁动、恶心、呕吐、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①S组T1、T2、T3、T4、T5、T6时间点MAP和HR均低于诱导前(T0)基础值P0.05,诱导后各个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②F组T2、T3、T4、T5、T6时间点MAP和HR均高于诱导前(T0)基础值及气管插管前(T1),P0.05;S组在T2、T3、T4、T5、T6时间点MAP与HR低于F组,P0.05;③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感觉疼痛时间均长于F组,P0.05;④两组无术中知晓;S组术后苏醒时躁动发生低于F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能为食管癌根治术提供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苏醒平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田华平  沈雪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42-2643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行无痛胃镜术的安伞及效果.方法:按常规胃镜检查作好术前准备,并配备麻醉机、监护仪、氧气、急救药品及气管插管抢救设备,检查前2~3 min,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再以40 mg/10 s的注射速度静脉推注丙泊酚,待患者进人睡眠状态,立即插镜检查.术中、术后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结果:2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无痛胃镜术后一般5~8 min内清醒,100%的患者非常满意.结论:胃镜检查前应用丙泊酚辅以小剂量芬太尼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消除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恐惧心理,使检查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hunt-hess分级0~II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S组)和芬太尼(F组)诱导维持,观察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切皮时(T2)、开颅时(T3)、动脉瘤夹闭时(T4)各时点的MAP、HR、CO、CI。结果:两组病人均预后良好。术中血流动力学S组较F组波动小(P<0.05)。结论: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均安全、有效,但舒芬太尼麻醉更适合应用到该类手术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