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来自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可表现为遗传性或者散发性,其分子遗传学改变主要包括RET基因突变和RAS基因突变.早期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靶向治疗是晚期甲状腺髓样癌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目前可用于晚期甲状腺髓样癌的靶向药物包括凡他尼布、卡博替尼、安罗替尼、普拉替尼(BLU-667)和LOX...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反刍思维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方便抽样,问卷调查,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北京朝阳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223例,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反刍思维量表(RRS),分别评定患者睡眠、糖尿病痛苦、心理弹性及反刍思维状况。结果 188例(84.3%)患者反刍思维低水平,27例(12.1%)中等水平,8例(3.6%)高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RRS得分在女性、年龄>35岁、高中/中专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10 000元、病程≤15年、空腹血糖≥10 mmol/L、睡眠障碍者、糖尿病痛苦中重度者、心理弹性低的患者中更高(P<0.05,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P=0.046)、空腹血糖高(P=0.022)、睡眠状况不佳(P=0.010)为患者高水平反刍思维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水平反刍思维占比15.7%,需要医务人员关注和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反刍思维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文化程度、空腹血糖和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及疾病治疗相关资料。采用反刍思维量表(R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分别评定患者反刍思维、心理弹性和糖尿病痛苦状况。结果223例患者中,217例(97.3%)患者糖尿病痛苦轻度,5例(2.2%)中度,1例(0.4%)重度。DDS量表4个维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生活规律相关痛苦最高,其次是情感负担相关痛苦,最后是人际关系相关痛苦和医生相关痛苦(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吸烟、3个及以上合并症、低血糖、空腹血糖≥10.0 mmol/L、反刍思维高、心理弹性低者DDS评分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0.048)、反刍思维高(P=0.029)是糖尿病痛苦中重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比率较高,患者生活规律相关痛苦最高,其次是情感负担相关痛苦。患者糖尿病痛苦受多种因素影响,吸烟和反刍思维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病率的增长和年轻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特殊性,我国居民的健康观念发生重要改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专科化和系统化的医疗服务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多方面需求。社区健康管理基于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的健康需求,依托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收集居民的健康信息并进行分析与评估,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与干预,成为解决我国人民不断上涨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关键突破口。虽然近10年我国社区健康管理不断发展,但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仍然缺乏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和具体方案;而国外社区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多个国家形成了成熟有效的模式。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健康管理模式理论、实践与发展特征,结合国外社区健康管理实践项目案例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剖析不同模式的优势及发展特征,分析评估实践项目的特征与效果。基于此,深度探讨我国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发展现况、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为更精准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实需求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如何在社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展开更精准有效的管理关乎我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发展。本研究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的背景与发展,系统阐述其内涵、原则及方法,总结国内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并分析我国存在的不足和相关改进措施,探究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主要模式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与医养结合模式。相比之下,国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健康管理理念起步更早,创立了诸如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慢性病预防管理模式、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等一系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上述管理模式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包括:系统高效地整合资源;根据社区人群的特点制定慢性病管理计划;注重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体系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依然存在着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和低效率、分级诊疗制度尚未完善、人群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欠缺等问题。未来仍需深入开展针对性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沟通机制,完善以家庭为单位的分级诊疗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