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透责任制护理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中所具备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心理疏导、传授动静脉瘘管的观察,主动、系统地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结果与传统护理相比,首透责任制的认知度、生存质量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O.05)。结论实施首透责任制的患者对血透治疗的认知度、主动配合及依从性、治疗效果及服务满意度高,从而整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207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81例采用常规序贯介入治疗。126例采用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与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同术期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可在介入治疗后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AFP值(P〈0.05)船在反应肝功能的ALT、ALB及Child-Pijgh评分方面,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嚷现出对介入治疗良好的耐受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67%、22.34%、26.76%,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0.86%、36.88%、47.8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30%、84.26%、78.87%,常规序贯介入治疗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54%、72.34%、6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实施精准序贯介入治疗,在有效控制肿瘤复发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肝脏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成,剧烈瘙痒可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1]。肿瘤疾病尤其是晚期阶段往往治愈率低,其主要的治疗护理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命质量。我科于2011年11月5日收治1例肝癌晚期合并大面积慢性湿疹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5.
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现代野战条件下的战伤救治工作必须遵循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的救治原则,要求伤员受伤后黄金抢救时间内应得到最有效的救治,为降低骨关节多发伤的致残率,为此我们探讨骨关节多发伤的特点及其救治程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围手术期因素,探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二者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1990-2010年原发性肝癌中274例规则性肝切除术和586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相比,对术前病人肝功能状态要求更加严格,术中切除肝体积以及出血量、输血量均较非规则性肝切除组显著增多,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但实施规则性肝切除术病人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病人,切除肝段数目大于三段者所占比例亦显著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结论对于<5cm的肝癌病人,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保留更多功能性肝实质,可能更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精准序贯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精准序贯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126例患者全部完成了精准序贯综合治疗,患者术后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67%,22.37%,25.81%;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7.30%,86.84%,83.87%。结论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加强基础护理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精准、序贯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腹部外伤,在战时是较为常见的严重创伤,其发生率为5%~8%,多见于火器伤、刀刺伤等.根据腹膜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两类.开放伤,战时最多见,如贯通伤,则有入口和出口,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开放伤又可分为穿透伤和非穿透伤两类,前是指腹膜已经穿通,多数伴有腹腔内脏器损伤,后是腹膜仍然完整,腹腔未与外界交通,但也有可能损伤腹腔内脏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突发灾害时手术器械的快速消毒灭菌方法。方法:将260例患者所用手术器械按不同灭菌方法分为三组,分别为与热协同组32例,健之素浸泡与高压蒸汽灭菌组112例,微波与苯扎溴铵复方消毒液联合应用组116例。结果: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恢复良好。结论:按不同任务性质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战地医院的感染,快速完成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血管瘤切除术相关围术期因素,探讨肝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和分析了空军总医院1991~2011年423例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术期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伴上腹部不适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占91.3%(386/423)。术中失血≤200 mL者276例(65.25%),200~400 mL者86例(20.33%),400~1 000 mL者42例(9.93%),〉1 000 mL者19例(4.49%)。手术时间平均(170.60±78.23)min。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2.67±10.51)d。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间的延长为危险因素(P=0.004,or=1.015),ALB值的升高为保护因素(P=0.021,or=0.852)。结论肝血管瘤切除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掌握,在重视优化围术期处理和创新手术技术的前提下,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保持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