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结石之痛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会突然出现腹痛、腰痛、大汗淋漓、或出现尿血、尿痛、疼痛难忍等症状,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肾结石.那么肾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方法又是什么呢?以下我们就将这些问题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N模型组(DN)、DN模型+辛伐他汀治疗组(DS)三组。利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第4周、8周、12周,记录大鼠体重、检测血糖、测量24 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取大鼠肾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CTGF及β-catenin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CTGF及β-catenin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12周末,与DN模型组比较,DS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均显示,肾小管间质CTGF、β-catenin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同时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CTGF及β-catenin的表达,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提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CTGF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表达,发挥其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应用胰激肽原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变化,以期阐明阿托伐他汀对DN炎症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0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kg)建立DN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每只灌胃阿托伐他汀(8mg·kg-1·d-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每只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2周。记录大鼠体重;观察尿微量白蛋白(MALB-U)、24h尿蛋白定量(24h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取肾组织行PAS、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肾组织中p-STAT3,p-JAK2,SOCS-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2周末,模型组大鼠MALB-U、24hUpr、Scr、BUN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各指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12周时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p-STAT3、p-JAK2、SOCS-1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大鼠肾组织SOCS-1表达水平较同期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而p-STAT3、p-JAK2的表达受到抑制,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结论: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机制可能参与DN的发病过程;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肾组织p-STAT3、p-JAK2、SOCS-1的表达,减轻DN大鼠的炎症反应,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FGF~β)/Smads信号蛋白在4.25%的葡萄糖腹膜透析液与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腹膜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32只SD雄性大鼠(160~17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n=24),每日给予腹腔注射4.25%的葡萄糖腹膜透析液(10...  相似文献   
6.
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生率逐年上升,研究慢性肾脏病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措施是目前的关键问题。肠道菌群失调扮演了关键角色。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了如硫酸对甲酚(pcresyl sulfate,PCS)和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等肠源性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以及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等的减少。本文介绍CKD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益肾胶囊治疗组,每组12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2周。记录大鼠体重、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取肾组织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2周末,DN模型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TLR4、IL-6及IL-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TLR4、IL-6及IL-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调节肾组织TLR4、IL-6及IL-8的表达,减少DN的炎症反应,从而延缓了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能够清除炎症介质、维持内环境稳定、替代肾脏部分功能,广泛应用于肾脏及非肾脏疾病领域。抗凝是CRRT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其中枸橼酸抗凝由于其局部抗凝作用,不影响全身凝血功能,是CRRT技术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抗凝方法之一。为了更好的将CRRT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救治更多的危重症患者,现对局部枸橼酸抗凝在CRRT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肾结石之痛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会突然出现腹痛、腰痛、大汗淋漓、或出现尿血、尿痛、疼痛难忍等症状,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肾结石。那么肾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方法又是什么呢?以下我们就将这些问题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KD)颈动脉钙化患者血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结肠透析组、益肾汤经结肠透析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结肠透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结肠透析,益肾汤经结肠透析组在结肠透析组基础上用益肾汤灌肠。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后生化指标,比较各组患者Scr、BUN、血尿酸、Hb、血镁、i PTH、血钙、血磷、ALB、血脂检测、NF-κB及TNF-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经过4周后的治疗观察,结果发现益肾汤经结肠透析组与对照组比较,Scr、BUN、血磷、血镁、血尿酸、NF-κB及TNF-α明显改善,P<0.05;结肠透析组与对照组比较,Scr、BUN、血磷、血镁、血尿酸、NF-κB及TNF-α明显改善,P<0.05。(2)血清镁浓度与颈动脉钙化呈负相关(r=-0.65,P<0.01);与i PTH呈负相关(r=-0.29,P<0.05);与血磷浓度呈负相关(r=-0.264,P<0.05);与血钙浓度无相关性(r=0.174,P>0.05)。结论:血管钙化是CKD患者常见并发症,血清镁浓度与颈动脉钙化、i PTH、血磷有一定的相关性。益肾汤经结肠透析可能通过调节血镁及炎症因子表达,从而缓解CKD患者颈动脉钙化,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