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用于治疗感冒的非处方中成药以皮肤过敏为主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1979—2011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结果:收集用于治疗感冒的非处方中成药且不良反应以皮肤过敏为主的相关文献20篇,涉及中成药分别是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和防风通圣丸。有关双黄连口服液致皮肤过敏的文献7篇,涉及病例8例。有关藿香正气水引起皮肤过敏的文献12篇,涉及病例14例。有关防风通圣丸引起皮肤过敏的文献1篇,涉及病例1例。结论:虽然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效确定、相对安全、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但也有较严重不良反应报道,故对非处方药的安全用药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处方统计探讨黄芩在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中的使用情况、用药思维和配伍规律。方法调查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诊处方7682张,对其中含有黄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芩处方占门诊处方的15.13%,其中黄芩剂量在6-15g范围的处方占88.83%,黄芩平均剂量为9.82g,黄芩处方主要用于治疗肺系、肝胆系、脾胃系、和妇科四类病证,这四类病证的处方占88.33%,临床常配伍柴胡、黄连、金银花、鱼腥草、半夏、桑白皮、白术等药物。结论黄芩临床使用广泛,配伍药物具有多样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名中医医案处方以其直观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反映名中医临床用药的规律,文章从临床常见病胃脘痛入手,以《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1~6集)为处方源,收集国家三批名中医治疗胃脘痛的处方,整理归纳得出其用药规律:重用补气药和理气药,益气补中,疏调中焦气机;注重脏腑辨证,从脾、肝、胃论治,重在健脾固本,养血疏肝,同时不忘养阴护胃;用药剂量普遍高于现代常规用量。  相似文献   
4.
王璞  王聿成  成磊 《中国药物评价》2013,30(2):107-108,110
目的:通过检索常用于治疗便秘的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安全使用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规定中成药范围仅涉及中药复方制剂。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CNKI中文数据库,收集常用于治疗便秘的非处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收集到中成药2种,分别是苁蓉通便口服液和牛黄解毒丸(片)。结论:虽然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效确定、相对安全、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容忽视,安全用药理念也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文献并整理分析,总结了1995年至2012年间有关白虎加人参汤干预糖代谢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实验室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I)降血糖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2)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进展;(3)白虎加人参汤各单味药干预糖代谢的物质基础研究;(4)白虎加人参汤干预糖代谢的配伍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整理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藏药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现状,为藏药成方制剂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1980年至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收录的20种藏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临床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收集到20种藏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相关文献51篇。结论:藏成方制剂可能引起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有时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临床使用过程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名医处方以其直观性和客观性强的特点再现了名医临证用药的经验,整理研究名医处方也是传承名医学术精华的一种方法。余自1990年起跟随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临证习医,恩师处方,藏之若宝。今从1990年-1992年间王绵之教授千余张处方中选取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悉心恭整,在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期客观、准确再现王教授用药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归纳总结,为非处方中成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规定中成药范围包括:中药复方制剂,中西药复方制剂,中药提取物制剂。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CNKI中文数据库,对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常用非处方中成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影响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联合用药、药证不符、体质因素、用药不当、含有有毒中药、"中药西化"不成熟。结论非处方药的不良反应与诸多因素有关,建议临床应用,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加大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道,完善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的研究,为非处方药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检索常用于外科疾病的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安全使用此类非处方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规定中成药范围包括中药复方制剂、中西药复方制剂、中药提取物制剂。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CNKI中文数据库,收集用于外科疾病的非处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经上述数据库报道,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中成药5种,分别是跌打丸、红花油、三七片、少林风湿跌打膏、麝香壮骨膏。结论虽然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效确定、相对安全、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但药物安全性不容忽视,也需要考虑其不良反应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