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及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情况。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20)小鼠仅暴露腹腔游离肾蒂,30分钟后关闭腹腔;IR组(n=20)采用100g压力无创血管夹夹闭双侧肾蒂,30分钟后去除,恢复血流。于肾脏IR手术再灌注后3、6、12、24小时收集小鼠血浆及肾脏标本,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血清中肌酐(SCr)与尿素氮(BUN)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7的含量。结果:肾脏IR诱导小鼠血清BUN、SCr水平显著增高,肾小管坏死率也显著增加,均于IR后24小时达高峰,与假手术组小鼠3、6、12及24小时同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鼠血清及肾组织中IL-17含量也随病情进展表现出升高趋势,IR后24小时达顶峰,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鼠肾IR后血清及肾组织中IL-17表达明显增加,大量IL-17表达与肾IR后炎症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IL-17的大量表达可能对小鼠肾脏功能损伤及病理改变有诱导或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4%~25%)、临床症状复杂、治疗棘手的疾病。它是以排尿异常及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类综合征。接近50%的男子将会遭遇到前列腺炎症状的影响。CP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程度与心梗、不稳定心绞痛或活动性克隆氏病相当。国内外报道其患病率约在9%~16%之间,并且已经成为50岁以下男性就诊于泌尿外科的首要原因。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依据HLA(HumanLeucocyteAntigen)分型结果选择供受者进行肾移植在国外已成为常规 ,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移植中心采用 ,使移植肾近、长期存活率明显提高。在我国特定条件下 ,如何实施这一方案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武警部队已有多家兄弟医院先后开展了肾移植 ,我院自1 996年以来 ,按HLA配型进行供受者选择行肾移植手术 ,提高了移植肾存活率。1 方法1 1 设计配型软件 设定HLA配型标准的软件 ,所有受者HLA分型结果都输入计算机网络内 ,一有供者分型结果 ,立即输入网络内 ,软件会自动打印最佳的受者。1 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125Ⅰ放射性籽源植入术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术中经直肠超声引导及治疗计划系统软件经会阴穿刺植入125 Ⅰ放射性籽源并同期行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患者29例.结果:术后6个月~5年随访,发现29例患者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有不同程度降低,8例淋巴结转移患者及4例骨转移患者转移灶均缩小,术前骨痛及排尿症状均有好转,且无一例出现尿潴留及便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25Ⅰ放射性籽源植入术并内分泌疗法对各期前列腺癌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前列腺癌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从1996~2000年,我院共施行尸肾移植术30例,术后选用环孢霉素A(CSA)+泼尼松(pred)+硫唑嘌呤(AZA)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同时术后第1天始加用无环鸟苷(acyclovir),预防人巨细胞病毒(HCMV)病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行尸肾移植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65岁,平均42.3岁.1例术前透析时感染巨细胞病毒,30例均为首次肾移植,所有患者的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均<10%.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膀胱肿瘤染色体的改变及其与膀胱分级、分期间的联系。【方法】对37例膀胱肿瘤进行分级、分期,并使用7、8、9、17号染色体及9p21、9q34特异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在1-2级肿瘤中,35.3%的患者以9号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丢失为特征表现,17.6%的患者出现异倍体,而47.1%的患者检测不到异常表现。在3级和pT1-T4期肿瘤中,多倍体的频率出现较多。9p21、9q34、9号染色体的丢失与肿瘤分期分级无显著性联系。在1-2级肿瘤与3级肿瘤之间,pTa与pT1-T4肿瘤之间,7.8.9,17号染色体多倍体频率出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9号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丢失与肿瘤分期、分级无关,但其是低级别肿瘤仅有的异常表现。pT1期肿瘤在遗传上更类似于浸润性肿瘤。多倍体的出现与肿瘤的高分级、高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7.
I期切开内口治疗肛旁脓肿92例报告武警北京总队医院(100027)吴恩,司徒北海,王群锁自1985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Ⅰ期切开内口法治疗肛旁脓肿92例,及时治愈,未形成肛瘘,随访观察6个月~10年,全组未发现脓肿复发及继发肛瘘。现将92例住院病人的治...  相似文献   
8.
50例颈部脓肿型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吴恩,司徒北海,王群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总队医院(100027)淋巴结结核是外科常见病,好发于颈部,多见于青年。如治疗不得当,则经久不愈。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50例颈部脓肿型淋巴结核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创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26例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灶为肺癌14例、乳腺癌6例、肝癌4例、胃癌2例(共31个病灶)。采用22GChiba针穿刺,制备化学消融剂[无水乙醇(18ml)、聚桂醇(2ml)、碘化油(2ml)、洛铂(10mg)、表阿霉素(10mg)按9∶1∶1∶3∶3比例制成混悬液],术后1、3、6、12个月复查增强CT,评价肿瘤体积缩小及坏死情况,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26例患者(31个病灶)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所有肿瘤均有进行性缩小,治疗前病灶最大径为(3.3±0.9)cm,治疗后12个月病灶最大径为(1.2±0.7)cm(t=9.391,P<0.05)。6例肿瘤治疗后12个月复查CT仅残留少许纤维影。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瘤是一种经济、微创、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和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