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字减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和评价数字减影与自动高压注射器联合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方法:自行设计造影用硅胶管使之能与自动高压注射器相联接,用40%泛影葡胺和数字减影方法作造影;随机抽取常规透视点片碘油造影片44份,数字减影泛影葡胺造影片50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清晰度宫腔无显著性差异(P>0.05),输卵管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卵管通畅率、血管或(和)淋巴管回流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盆腔涂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数字减影与高压注射器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能提高造影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前认为MRI乳腺检查是最好的,MRI具有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和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且无射线辐射.但乳腺专用线圈价格昂贵等经济原因,国内许多医院没法开展,我院利用8通道体相控阵线圈(8ch body线圈)及8通道颈胸腰联合相控阵线圈(8ch CTL Array by GE线圈)代替乳腺线圈检查,并进行两者对比.发现8ch CTL Array by GE线圈可以替代乳腺线圈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2048线阵探测器的校正质量。方法 对在常见的成像条件下曝光的梯模、线对卡图像进行测量、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通道的校正因子。结果 ①对本底噪声进行有效的抑制,使得本底近似为零;②使得在有X射线和无X射线两种条件下敏感度不同的各通道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采用本方法能在常见的成像条件下较大地提高校正质量,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摄影自动曝光控制探测点组合选择。方法:把不同探测点的组合作为唯一变量,对5个组合进行自愿者腹部的摄影,每种组合进行中等体型自愿者用80kV摄片3张,根据资料确定评价点,并测量各评价点的密度值。结果:5种探测点组合中,只有“左+中+右”这组探测点组合各评价点密度值达到或最接近标准值;其他探测点组合都有不同程度偏离。结论:建议使用“左+中+右”这组探测点组合作为腹部摄影自动曝光控制探测点组合的常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W4.3 Basic软件对子宫输卵管造影图像观察和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公司的Inova 3000数字血管造影机和自行设计双腔球囊造影用硅胶管以复方泛影葡胺为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应用AW4.3 Basic软件对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测量。结果:输卵管间质中部、峡部及壶腹部均数及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0.303(0.198~0.409)、0.443(0.420~0.470)、1.603(0.609~2.520)mm。结论:应用AW4.3 Basic软件对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测量避免了人为因素和图像放大等干扰,测量的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数字血管造影技术测量和观察中国育龄期妇女输卵管数据和形态,为女性输卵管绝育器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数字血管造影机(DSA)的心脏模式下,应用高压注射器将40%的复方泛影葡胺通过双腔球囊硅胶管注入子宫输卵管(最大压力控制在200PSI以下),在W4.3工作站上进行图像保存和分析。结果:观察和测量了输卵管的全长、各段的长度,间质部、峡部的内径,输卵管内口的直径等造影数据。结论:输卵管双侧对比,全部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质部远部为输卵管为最狭窄部位,与峡部内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育龄期妇女20~49岁不同年龄组的输卵管内部形态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输卵管形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输卵管造影100例,分20~29岁组、30~39岁组和40~49岁组,应用W 4.3工作站上进行图像保存、分析和测量。结果:观察和测量了输卵管的全长、各段的长度,间质部、峡部的内径,输卵管内口的直径等造影数据,3组之间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期妇女不同年龄组的输卵管内部形态和测量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中的双能量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ion,DES)在气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Deftrdum6000数字摄影系统,为临床可疑气胸的56例患者行胸部双能量减影摄片,将获得三幅图像(常规DR肺组织像、纯软组织像、纯肋骨像)进行常规DR和双能量减影胸片对比分析。结果DR双能量减影X线成像技术的软组织像明显提高气胸的诊断,特别是当肺压缩边与肋骨重叠时的少量气胸的诊断,经SPSS11.0校正Χ^2处理,0.01〈P〈0.025,双能量减影DR对气胸诊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同时双能量的骨组织像对气胸是否伴存肋骨骨折的病例也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结论应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可疑气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气胸的检出率,利于指导临床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输卵管内径的测量及分析,为输卵管节育栓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子宫输卵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00例,应用GE公司AW4.3工作站进行输卵管内径测量和数据频数分析。结果:输卵管内口内径1.07±0.48mm,0.60~1.39mm频率最高(74.0%);间质部中段内径0.50±0.22mm,0.30~0.69mm频率占79.5%;间质部远端内径0.32±0.12mm,0.20~0.49mm频率占89.0%;峡部内径0.46±0.28mm,0.20~0.79mm频率占89.5%。结论:输卵管内径平均值及频数分布对输卵管节育栓的大小、形状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育龄期妇女输卵管内部形态的观察和测量,提供输卵管各部位的活体和离体数据,为输卵管生育和节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输卵管造影100例、宫腔镜检查30例和离体标本20例进行输卵管各部位长度,径线及内口的形态的观察和测量,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⑴造影观测双侧输卵管内口直径为(1.07±0.48)mm;间质部中段(0.50±0.22)mm;间质部远端(0.32±0.12)mm;峡部内径(0.46±0.28)mm;壶腹部内径(2.43±1.45)mm;间质部长度(5.27±4.28)mm;峡部长度(24.35±12.27)mm;壶腹部长度(39.94±22.05)mm;总长(70.78±32.07)mm。⑵宫腔镜观测内口为圆形占76.7%和椭圆形占23.3%;⑶离体标本观测内口周径(5.87±1.46)mm;峡部周径(2.83±1.87)mm;间质部长度(6.73±2.49)mm;峡部长度(20.56±7.61)mm;全长(85.42±22.93)mm。结论⑴输卵管是内外口扩大而内径不均匀走行曲折迂回的管道,间质部呈漏斗状,最狭窄的部位在间质部远端。⑵了解输卵管的内部形态对生育和节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