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江骏杰  王益敏  张辉 《广东医学》2023,(12):1453-1458
术后疼痛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会转变为慢性疼痛从而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的生活质量,因此良好的术后疼痛管理是临床麻醉的重要内容。利用信息化技术可宣教急性疼痛服务的知识,帮助患者选择术后镇痛方案,掌握术后疼痛评估方法,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提高术后疼痛随访的时效性;搭载智能预测系统可优化镇痛治疗方案,可实现远程疼痛管理。本文将对信息化技术综合模式在术后疼痛评估和智能管理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KCNE1基因与孤立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KCNE1基因与孤立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 94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病例组 )和 130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者 (对照组 ) ,采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KCNE1序列。在获得G116A多态性的基础上 ,采用关联研究分析KCNE1基因型与心房颤动表现型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GA、GG和AA基因型的差异无显著性 (GA :4 8对 37,GG :72对 5 4 ,AA :10对 3;χ2 =1.5 6 8,P >0 .0 5 )。结论 KCNE1基因与孤立性心房颤动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属临床常见且目前仍难以防治的心律失常,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近年来,通过临床电生理研究发现:局灶性房颤中以肺静脉异位兴奋灶触发房颤为代表,通过射频消融可根治此类机制的阵发性房颤,因此局灶性房颤的心电图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4 2例局灶性房颤患者及4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基于麻醉与围术期学科标准医疗术语数据的标注平台,实现非结构化医学文本数据在专科数据平台集中展示和应用。方法:以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重点关注的医学指标作为标准数据元创建任务,采用Java、Vue等前后端编程语言,结合Axios、Vue-router、医学术语知识库等相关技术建立系统基础平台架构。将电子病历系统及手术麻醉系统非结构化数据导入基础平台,在Web端页面随机分配给专业医学标注人员按文本节点进行术语标注,提供可供机器学习的标准化样例数据。结果:基于非结构化文本数据搭建的数据标注平台主菜单主要由任务中心和管理中心构成。其中指标列表,标注文本和结果列表组成平台任务中心供人工标注,人员管理、任务管理、数据维护、标注数据元覆盖率统计及结果导出组成平台管理中心进行平台运维。结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数据标注平台实现了非结构化文本数据的人工标注与机器学习,为数据平台全量数据展示提供了转化中台。  相似文献   
5.
食管引流型喉罩又称为双管喉罩,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食管引流型喉罩包括Proseal喉罩、在Proseal喉罩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Supreme喉罩、无套囊的I-gel喉罩和SLIPA喉罩。相比普通喉罩,食管引流型喉罩对通气罩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对胃肠道起到密封和引流作用的引流管。作为第3代喉罩,其密闭性更强,可调整性更高,防误吸能力更好。随着食管引流型喉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大大提高,其临床应用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麻醉医生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我国以原发性胆管结石为多见,且大多数为胆色素钙为主的混合性结石,这就为排石疗法提供了条件。50年代首都中医研究院和大连医学院首先采用了中医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结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科于1984年6月开始,采用耳压治疗该病136例,除未坚持治疗者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环泊酚与丙泊酚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5月接受日间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3组: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0.2μg/kg联合环泊酚(CP1组0.4 mg/kg, CP2组0.5 mg/kg)或丙泊酚(P组2 mg/kg)。麻醉维持相应泵注环泊酚或丙泊酚。记录麻醉诱导成功例数,诱导期追加用药例数及追加次数。记录麻醉前(T0)、研究药物给予后3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心率(heart rate, HR)。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研究药物总用量。记录研究药物注射后5~10 s的疼痛强度。记录苏醒期不良事件(头晕、恶心呕吐、嗜睡)发生情况等。结果 3组患者麻醉诱导成功率均为100%,诱导期追加用药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加次数均为1次。P组的研究药物总用量约为CP1组及CP...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基于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专科数据平台,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5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全麻Ⅲ-Ⅳ级非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AKI诊断标准,筛选出数据相对完整的205例术后发生AKI(设为术后AKI组)和251例术后无AKI患者(设为术后无AKI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AKI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术后无AKI组比较,术后AKI组术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初始平均动脉压较低(P<0.05);术前肌酐、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水平,术中总出量,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初始平均动脉压及术前肌酐水平是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58、0.976、1.021,P<0.05)。结论 全麻非心脏Ⅲ-Ⅳ级手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肌酐水平及初始平均动脉压有关,值得进一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