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裂的最佳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分析一期修补术治疗腹裂3例,人工合成材料分期修补术治疗腹裂1例,自体脐带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裂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前4例均于术后死于呼吸衰竭或感染,后5例3例成活,2例死亡。结论:应用自体脐带补片修补腹裂,取材方便,可缓冲腹压,切口易于愈合,效果最好。同时应注意术后监护,控制感染及肠道外营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层卫生单位常用腹股沟管注射医用胶治疗腹股沟斜疝,常有后遗症发生,如患侧睾丸硬化、肠梗阻。从1994年4月~1995年6月我院共收治梗阻9例,本文结合病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随访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60例,术后进行随访,其中最长随访1年,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结果 术后合并小肠结肠炎4例,单纯性腹胀4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并发症为16.7%。结论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护理简单、无手术疤痕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婴儿先天性后外膈疝的手术方式,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手术方法:36例患儿中,除2 例月龄大的右侧膈疝患儿经胸手术外,其余34 例均经腹手术。结果:36 例中术后死亡3 例,33 例痊愈出院。随访18 例2 个月~7 年,胸部透视肺膨胀良好,术后早期体重增加,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提示:膈疝治疗仍是小儿外科领域棘手的难题之一,提高诊断、急救技术和完善新生儿围手术期措施,是提高患儿生存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应用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手术的经验,评价手术远期疗效.方法 1992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30例,观察患儿体格发育、智力测定、腹部手术区域情况、是否需二期手术修补等.同时与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修补先天性腹裂15例进行比较.结果 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30例患儿中成活2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成活率86.7%.成活26例患儿生长发育良好.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修补先天性腹裂15例患儿中成活5例,成活率33-3%.两种术式患儿在成活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手术取材方便,自体脐带无抗原性,具有一定的弹性,能有效地缓解术后腹部压力,患儿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有报道其发病率为0.4%~1.3%。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学说,近来有学者认为是由于宫内或围产期间室综合征引起的后遗症。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胸锁乳突肌水肿、变性、坏死,最后为纤维组织所替代。该病诊断容易,临床上根据胸锁乳突肌肿块或胸锁乳突肌挛缩、头颈歪斜即可诊断。一般认为对肌性斜颈的治疗早期可进行按摩、手法牵伸、理疗等;对1~4岁的儿童应手术治疗。1991~1998年,我们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12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7例 ,女 1例。就诊时间 :小于 6h 3例 ,7~ 12h 4例 ,17h 1例 ,早产儿 4例。出生体质量 :2 0 0 0~2 5 0 0 g2例 ,2 6 0 0~ 3 0 0 0 g 4例 ,3 10 0~ 3 5 0 0g 2例。本组8例均为脐右侧腹壁裂开 ,裂口长度为 3~ 5cm。脱出内脏均有小肠 ,其中 1例有胃 ,2例有结肠和阑尾 ,6例肠壁水肿增厚明显 ,且相互粘连。术前合并症 :硬肿症 3例 ,肺炎 2例 ,颅内出血 1例 ,尿道下裂 1例。手术均在入院 3h内进行。1 2 手术方法 本组全部采用自体脐带做补片修补。气管插管麻醉 ,仰卧位 ,用碘伏溶液清洗外露之肠管、…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9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病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79例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3~28d,临床分型:显型51例,隐型9例,混合型19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合并切口感染17例,直肠损伤合并肠瘘2例,均经综合治疗治愈;没有直肠脱垂及大便失禁并发症。病理检查7例为恶性,占8%,72例为良性,占91%。随访3月~5年,复发者8例,占10.12%,5例查甲胎球蛋白(AFP)大于250ng/L,考虑恶性复发,4例原病理检查即为恶性。2例AFP小于250ng/L,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良性居多,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并切除尾骨是减少肿瘤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术中盆底结构的良好修复可防止术后大便失禁及直肠脱垂;术后俯卧位及创面置管负压吸引等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6个月。以"腹胀,无大便2 d"为主诉,以"肠梗阻"为诊断入院。入院后肛诊时直肠前触及质软肿物,挤压肿物时发现阴道后壁有一瘘口,自瘘口排出较多成形大便,肠梗阻缓解。追问病史,患儿生后3 d时曾因"先天性无肛会阴瘘"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术时发现双阴道畸形,在阴道纵隔下端发现一瘘口,有大便排出,未行处理。入院后体检明确双阴道畸形,在阴道纵隔下端发现一瘘口(图1)。术前检查:瘘管造影提示结肠重复畸形,MRI检查提示为全结肠重复畸形(图2),脊柱正常。B型超声:①结肠呈双管状结构;②左侧输尿管口囊肿,肾盂无分离;③子宫有纵行隔膜,未见子宫积液。同位素核素扫描未见结肠核素异常聚集。入院诊断:①先天性无肛会阴瘘(术后);②全结肠重复畸形;③左侧输尿管囊肿;④双阴道、双子宫畸形。术前讨论及准备后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术中见子宫呈"蝶状",子宫底部有分离(图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造瘘胆道冲洗术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的疗效、手术适应症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分析我院利用胆囊造瘘胆道冲洗术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痊愈15例,死亡3例,均死于肝硬化。结论:胆囊造瘘胆道冲洗术治疗浓缩胆栓综合征,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