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CCN家族成员之一,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探讨CTGF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CTGF开放读码框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正义质粒转染MCF-7细胞,反义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观察CTGF不同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分布和体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转染正义质粒使MCF-7细胞CTGF表达上调,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体外侵袭能力下降。转染反义质粒使MDA-MB-231细胞CTGF表达下调,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强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但对细胞周期无影响。结论:CTGF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功能。促进细胞凋亡是CTGF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机制之一。CTGF可能对细胞周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肿瘤转移相关基因TMSG 1编码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方法 计算机分析TMSG 1的跨膜区 ,构建GFP与TMSG 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 C1 TMSG 1,以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人前列腺癌细胞PC 3M 1E8,荧光显微镜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计算机分析表明所示 ,TMSG 1有四个跨膜区 (aa33~ 4 8,aa6 4~ 79,aa114~ 130 ,aa15 8~ 174 ) ,推测其为跨膜蛋白。PSORTⅡ软件分析TMSG 1蛋白定位于胞浆 (可靠性 94 .1% ) ,具体位置为内质网 6 6 .7%、线粒体 11.1%、质膜 11.1%、高尔基体 11.1%。显微镜下观察TMSG 1 GFP融合蛋白表达于胞浆 ,呈不均匀的颗粒状、环状分布 ;而对照的GFP蛋白则在胞核和胞浆呈弥漫性分布。结论 TMSG 1蛋白定位于细胞内膜系统 ;利用GFP进行的亚细胞定位具有精确、快速、可重复等优点 ,是研究基因与蛋白定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人肠粘液腺癌裸鼠移植瘤的长期观察结果。该瘤株目前已连续传57代,历时5年多,移植成活率99.34%,生物学特性一直稳定,是迄今国内连续传代最长的人肠粘液腺癌裸鼠移植瘤。  相似文献   
4.
人类肿瘤异种移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由于遗传突变的先天性免疫缺陷动物的发现,才有了迅猛的发展。1969年,Rygaard首次报道人体肿瘤移植于裸鼠获得成功,70年代初Giovanella等也相继将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系成功地移植于裸鼠,这些移植的人类肿瘤生长良好并可长期传代,从而迈出  相似文献   
5.
据报导,泥炭腐植酸对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疗效。本室也观察到它有促进实验性胃溃疡愈合及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本工作试图观察泥炭腐植酸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探索它对胰腺炎是否具有疗效。  相似文献   
6.
TIMP-1基因转染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一个含有全长人TIMP-1cDNA的真核表达重组体。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法导入高转移入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G细胞)。随机挑选5个G418抗性克隆,并对其中的两个克隆PG-T2和PGT4进行了深入的研究。Northern印迹表明,这两个克隆具有较高的TIMP-1RNA表达,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G细胞和空载体转染对照细胞PG-MV。PG-T2和PG-T4克隆细胞显示出很高的TIMP-1蛋白活性,相同条件下PG和PG-MV未能显示出具有TIMP-1蛋白活性。此外,与其母系PG细胞及空载体转染对照细胞PG-MV相比,TIMP-1转染细胞的增殖速度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其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和在裸鼠体内成瘤的能力丧失。提示PG细胞中TIMP-1基因的特异性上调不仅能抑制其侵袭能力,而且对其增殖和成瘤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移植人类癌瘤的裸鼠淋巴结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把人体癌瘤和细胞培养的人癌细胞系移植到裸鼠体内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的过程中,观察到裸鼠淋巴结有明显的组织学变化。研究外周淋巴器官的变化,对了解裸鼠的免疫功能及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等方面很有意义。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为BALB/cA Nu/Nu/Jc LB裸鼠,由卫生部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标准化室提供。鼠龄为8~17周,体重为18~26克。雌雄兼用,以雌性为主。在恒温(25~27℃),恒湿(45~50%),半屏障系统环境下饲养。灭菌处理的水和饲料供动物自由摄入。移植肿瘤为本实验室建立的人类癌瘤裸鼠移植瘤,两株肺腺癌(PAa和PAb),一株肺巨细胞癌(PG)和一株肠粘液腺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由p35和p40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1]。有研究提示IL12具有一定的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2]。大量实验证实重组IL12对较多的小鼠肿瘤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表现为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消退、降低肿瘤转移[3...  相似文献   
9.
人体肿瘤异体移植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而只是在裸鼠问世的十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才有迅猛发展。裸鼠是遗传突变无胸腺小鼠,缺乏排斥异体组织的能力。将人类肿瘤移植于裸鼠,可为人们提供人体外人类肿瘤整体研究体系,在深入研究人癌生物学特性、宿主与肿瘤的相互作用、肿瘤免疫、癌细胞生物学标志及基因表达,以及人癌实验治疗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