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神经侵袭是肿瘤通过神经扩散与转移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与复发、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嗜神经侵袭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不同解剖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嗜神经发生率各不相同,故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嗜神经侵袭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针对神经侵犯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头颈部肿瘤嗜神经侵袭的治疗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嗜神经侵袭的临床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抗骨吸收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不断使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作为一种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受到广泛关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属于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危险因素众多,在一般人群中的年发病率大致为每年1×10-5.目前存在多种假说解释有关机制.双膦酸盐和狄诺塞麦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使骨吸收及骨重建减少.双膦酸盐的抗血管生成作用降低了颌骨区域血供,同时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口腔局部的菌群还会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减少血管生成.除此之外,双膦酸盐对口腔黏膜细胞的直接作用和颌骨的解剖结构都对骨坏死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的治疗措施因患病情况存在差异,但均以减轻痛苦、控制软硬组织感染、延缓或停止骨坏死进程为主.本文就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相关机制、分期以及预防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颅内血肿病人826例,其中62例术后颅内再次继发血肿.结果 本组62例继发颅内血肿病人治愈或好转55例,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③颅内压骤减致颅内其他部位出血.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CVD的发生和发展,其引起的代谢产物紊乱是主要的作用机制。本文着重介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CVD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CVD间的关联性,为CVD微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上CVD的精准干预治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选择性激光烧结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 技术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 Nano-HA)/聚乙内酯(Poly-ε-caprolactone, PCL)人工骨支架并探索其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方法 配置不同成分比例(0 wt%、5 wt%、10 wt%、15 wt%)的Nano-HA/PCL混合材料粉末,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备出纯PCL(0 wt%)与Nano-HA/PCL(5 wt%、10 wt%、15 wt%)人工骨支架。测定孔隙率及抗压强度;将分离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接种至上述两种支架中,观察细胞黏附及增殖情况,并通过ALP表达测定、茜素红法钙结节染色比较其成骨分化情况。 结果 材料表征和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各组支架均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Nano-HA/PCL人工骨支架有更好的细胞粘附,且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培养第1d两组组的ALP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的AL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Nano-HA比例越高,ALP的表达也越强(p<0.05);实验组茜素红染色的阳性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组,且Nano-HA含量越高,其钙结节数量明显增多,染色的阳性强度也随之增加。 结论 本研究通过SLS技术所构建出的Nano-HA/PCL人工骨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强度、理想的相容性及骨诱导性,有望成为一种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的新型骨修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治法心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肝炎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因其病程较长,应“观其脉证,随证治之”,并提倡多法联用。如祛邪扶正并重,重脾胃、清湿热,解毒活血并重等。药物的选择以中医辨证为根本,见肝不治肝为先,重视对药的应用,可一药多用,活血化瘀药物的选择要按血瘀的程度而定,并与补益法、利湿法、解毒法等并用。临证时不主张以降酶为主要目的。部分患者本身未有明显不适,只是在体检时发现,此时,望诊和问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08年3月我科共收治1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年龄51~75岁,男性13例,女性5例。其中钻孔血肿冲洗引流及微创针引流各9例。术前均由头颅CT检查确诊,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50-240ml。所有病例均有头痛、头昏、头晕症状。12例偏身运动障碍,双侧血肿2例,单侧血肿16例。1.2治疗方法(1)钻孔冲洗引流组入手术室,  相似文献   
8.
嗜神经侵袭是肿瘤通过神经扩散与转移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与复发、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嗜神经侵袭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不同解剖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嗜神经发生率各不相同,故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嗜神经侵袭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针对神经侵犯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头颈部肿瘤嗜神经侵袭的治疗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嗜神经侵袭的临床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红医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艰苦奋斗、人道主义是红医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有丰富的医学、文化、教育价值,在新时代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医学生和提升职业素养有重要作用。传承红医精神可以从加强革命教育、推崇医德情怀、保持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等方面入手,挖掘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经常合并有严重多发伤,如:脑挫伤、脾破裂、肝破裂及失血性休克等。伤情复杂,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此类病人应紧急救治,刻不容缓。我院急诊科及脑外科2006年9月~2007年10月急救重型脑伤病员180例,现将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