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祛湿,活血化淤中药煎服及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中药灌肠治疗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结果:50例中痊愈40例,好转6例,有效率92%,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一种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中药对诱导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生成厚度以及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类中药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氯米芬治疗,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和受孕情况。结果:试验组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排卵前子宫内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且试验组总妊娠率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孕前与孕后联合治疗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自计划妊娠的前3个月开始接受补肾健脾中药治疗至孕3个月止,对照组孕后开始接受同样的中药治疗至孕12周;两组自孕前3个月至孕12周期间都同时服用天然维生素E胶丸和叶酸片,孕后两组都接受黄体酮安胎治疗。随访至孕28周,比较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临床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孕前孕后并治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优于孕后开始接受治疗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主开发研制的苦参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宫颈慢性炎症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试验组在常规行宫颈LEEP术后,以苦参散喷敷宫颈表面;对照组单用LEEP术治疗。两组都连续观察随访5周,并于不同时期进行宫颈炎症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散能明显减少LEEP术后异常带下及出血,促进宫颈创面愈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加味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加味黄连阿胶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耳穴压豆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加味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双叶小产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2月改良新式剖宫产100例进行分析,其中,改良新式剖宫产胎头高浮时直接用双叶小产钳助娩胎头病例50例,改良新式剖宫产徒手助娩胎头的病例50例。结果:50例产钳助娩均成功,取胎时间〈90s,平均45.02s;并发症仅1例产后出血(二次瘢痕子宫,双胎妊娠);无新生儿窒息,无子宫下段切口延裂。结论:在改良新式剖宫产胎头高浮时直接用双叶小产钳助娩胎头,可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避免产妇子宫下段切口延裂,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异位妊娠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各自的优点。方法:分析110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其中保守性药物治疗组3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组35例,开腹手术治疗组40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输卵管复通情况、血β-HCG水平及出院后一年内宫内妊娠率。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腹腔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高;而药物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最长,费用最低;三组患者治疗后一年内再次妊娠率与异位妊娠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异位妊娠的治疗方式各有利弊,还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情,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和黄体酮注射液联合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0例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腹痛及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得到较快的缓解,其用药天数减少,治疗效果更好,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保胎成功率,且不良反应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中药对诱导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生成厚度以及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类中药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氯米芬治疗,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和受孕情况。结果:试验组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排卵前子宫内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且试验组总妊娠率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补肾助阳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测定孕48周早期妊娠者血清孕酮水平展开分析,探讨血清孕酮水平检测对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8周早期妊娠者血清孕酮水平展开分析,探讨血清孕酮水平检测对早期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5例早期妊娠妇女,行血清孕酮水平化学发光检测,结合动态检测血孕酮水平以及B超结果,追踪其妊娠结局,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3组:先兆流产组(追踪至孕12周安胎成功)319例,稽留流产组(追踪至确诊胚胎停止发育的宫内孕)136例,异位妊娠组(追踪至确诊为宫外妊娠)110例,对其临床数据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先兆流产组和稽留流产组血清孕酮水平对比,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值显著高于稽留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血清孕酮水平对比,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值显著高于异位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妊娠者的血清孕酮水平检测对其妊娠不良结局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