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讨祛除色素痣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997年以来随机应用C02激光和液氮冷冻两种方法治疗的色素痣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并将结果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激光组疗效明显优于液氮冷冻缝,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C02激光是祛除色素痣的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有特殊体质的患者则仍可选用液氮冷冻。  相似文献   
2.
按国际上远交群小鼠的遗传监测和控制的要求,对Sibp:KM小鼠进行育种繁殖、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的研究。统计分析该小鼠繁殖性能,绘制了生长曲线;测定了24个生化标志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型,其中11个位点呈多态型,平均杂合率为0.2091该小鼠下颌骨形态分析的部分判别函数值(占44%)超过均值±2s,是弥散分布;该小鼠H-2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具有10种I类私有抗原,17种表现型。此外还测定了该小鼠的部分形态学和血液学数据等,为Sibp:KM小鼠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带跖趾关节的部分第二趾节段性再造桥接断指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于2004年10月为1例示指离断,应用带足背皮瓣的跖趾关节、部分第二趾再造桥接断指,一期完成了骨、关节、皮肤缺损的修复以及手指再植,手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19岁。因电锯锯伤左手致示指离断2h。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示指于中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笔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He -Ne激光照射治疗斑秃 ,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 1 92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2 3例 ,男 70例 ,女 5 3例 ;年龄 1 5~ 5 4岁 ,平均 32 71岁 ;病程 0 5个月~ 30个月 ,平均 6 9个月。对照组 6 9例 ,男 30例 ,女 39例 ;年龄 1 0~ 5 0岁 ,平均 30 6岁 ;病程 0 5个月~ 2 4个月 ,平均 6 0 4个月。根据秃发面积将病情分为轻度 (<5cm2 )、中度 (~1 0cm2 )、重度 (>1 0cm2 )。治疗组中轻度 80例 ,中度 32例 ,重度 1 1例 ;对照组中轻度 4 8例 ,中度 1 6例 ,重度 5例。两组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养路工行为类型及述情障碍的发生及分布。方法 采用《职业人群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量表》 ,对 474例养路工 ,5 2 0例其他不同职业人群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养路工行为类型偏向于B-型 ,述情障碍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述情障碍的发生与B-行为类型、年龄及职业环境有关。结论 养路工人的行为类型以B-为主 ,B型行为类型者易患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和应用体会 ,对 2 4例骨折患者采用扩髓、静力固定、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临床治疗 2 4例 ,2 0例得到随访 ,骨折全部愈合 ,无膝关节僵直发生 ,并发症少 ,可早下地活动。提示 ,下肢骨、骨不连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应力遮挡小 ,愈合率高 ,创伤小 ,不影响骨折端血运 ,是目前治疗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泳方法和Festing下颌骨形态分析法对北京、上海、长春三大地区的四个中国KM小鼠的主要群体展开调查,并与近年从美国引进Swiss来源的NIH小鼠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中国KM与NIH小鼠群体在Es-3,Es-10,Got-2,Glo-1,Gpt-1,和Mpl-1座位的等位基因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两者间遗传距离为0.131±0.011,证实中国KM小鼠为非Swiss来源的另一亚种。2.KM小鼠各亚群间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差异,亚群间遗传距离为0.008~0.027,与群体封闭时间成正相关.3.对群体生化和下颌骨形态学数据聚类分析表明S:KM在四个KM亚群中为特殊的一类,提示不同地区KM亚群存在的遗传差异可能对实验重复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SSB系小鼠(即上生白系小鼠)是以繁殖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征为目标,由我所封闭群昆明系小鼠中培育成功的一个近交品系。与其它近交品系相比,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基因概貌,而且还具有相应的实验特性,作为新品系的开发和利用,在今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中,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培育过程 1.种鼠来源:于1977年从本单位长期饲养的封  相似文献   
9.
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有皮肤移植、下颌骨形态分析及生化标志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一定特点和不足之处。为了寻找一种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我们在免疫学方面作了初步尝试,制备了具有品系特异性的多价同种异系抗血清,以检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质量。现将其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原理将不同近交系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混合制成淋巴细胞悬液,注入不同近交系小鼠体内,获得具有品系特异性的多价同种异系抗血清。用这种抗血清同来自被检近交系小鼠体内提取的淋巴细胞,进行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即可鉴别和检测不同近交系小鼠及其遗传质量是否符合纯系动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封闭饲养近40年,繁殖达140代的中国昆明系小鼠(KM),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药品生物制品检定。但其遗传背景尚缺乏完整的了解,各地区饲育的群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状况也不清,以至未获国际公认和注册。为了研究并确定KM的遗传特性,本研究组按课题分工,根据Festing创立的小鼠下颌骨形态分析法,对北京、上海和长春3地区4个群体KM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