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女 ,14岁。因反复下腹疼痛 3个月 ,加重 1d入院。查体 :T 3 7.9℃ ,P 87次 /min ,R 2 0次 /min ,一般情况好 ,心肺正常 ,腹平 ,右下腹可触及 8cm× 6cm肿块 ,质韧 ,活动度差 ,腹肌略紧张 ,压痛、反跳痛 (± ) ,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 :Hb 10 0g/L ,WBC 9.7× 10 9/L ,N 0 .80 ,L 0 .2 0 ,初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于当日下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发育正常 ,无炎性表现 ;双侧附件充血、水肿 ,右侧输卵管伞部周边有 3 0ml不凝血及 4cm× 6cm× 4cm暗紫色肿块 ,其余正常。请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发现对复脉汤加减方主治病位的认识经历了由上至中而下的三焦变化,即起于上焦,用于治疗上焦心肺阴虚之证;变于中焦,意在补胃生津;用于下焦,从护阴、清邪、收阴、潜阳固阴四个维度共奏存下焦真阴之功。认为复脉汤加减方不变之处为滋阴法,其变之处在于据三焦病位、兼夹病性、内伤外感、伤寒温病的不同,来确定对应的治法,以此选择对应加减药物,为拓展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 )Ki‐67表达与PET/CT显像18F‐FDG摄取程度有无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8例首诊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治疗前均常规行18F‐FDG PET/CT扫描,对其影像资料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LBCL 患者病灶18F‐FDG平均摄取值(SUVave)与Ki‐67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 r为0.891,P<0.001。DLBCL 患者Ki‐67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最大肿瘤直径及血LDH水平有统计学差异,与其他临床因素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Ki‐67与PET/CT在反映DLBCL患者细胞增殖情况及病灶的侵袭程度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大黄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几年来,中医药尝试从多环节参与本病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其中中药大黄在AP治疗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中药大黄对AP的作用机理 1.改善胰腺血循环:胰腺组织对血液供应极为敏感。胰腺缺血是AP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中胰腺微循环障碍既是启动因子,又是胰腺出血、坏死等严重病变的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岁.3 d前发现右肩部肿块,小的似鸡蛋大小,大的似小碗口大小,质硬无活动,边界不清,无红肿压痛,局部皮温不高,无表浅静脉怒张.其他部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右肩背部皮下肌肉探及约25 cm×20 cm×5 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示丰富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PWD)可测及动、静脉频谱.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探讨加味归脾汤治疗阴火失眠伴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加味归脾汤的主要化合物成分和药物靶基因;通过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建立失眠和焦虑的靶基因集;通过STRING 11.0软件分析交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Cytoscape_3.6.1软件分析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算法筛选核心基因。基于网络分析结果,将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配为空白组,模型组,右佐匹克隆片组(0.2 mg·kg-1·d-1),加味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0.31,1.25,5 g·kg-1·d-1)。采用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方法,建立失眠伴焦虑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 d;然后进行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大鼠活动的次数、时间和路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结果:从TCMSP数据库中共筛选出228个化合物活性成分;经与GeneCards和OMIM综合数据库比对,共获取181个疾病与药物的交集基因;STRING软件和MCC算法共获得MAPK3,MAPK8,Akt1,IL-6等9个关键基因。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归脾汤高、中剂量组的活动次数、时间和路程显著减少(P0.01),海马组织中MAPK3,MAPK8,Akt1,IL-6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归脾汤治疗阴火失眠伴焦虑作用机制,可能与对MAPK3,MAPK8,Akt1,IL-6基因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肺腺癌EGFR-TKI治疗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肺腺癌组织和16例正常肺组织中IGF1R和EGFR的表达,ELISA法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中IGF1的含量。结果 IGF1R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IGF1R的表达与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 EGFR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GFR的表达受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影响(P<0.05)。 IGF1R与EGFR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在晚期接受EGFR-TKI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中,病情进展后血清中IGF1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肺腺癌患者EGFR-TKI治疗获得性耐药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细菌培养和菌株鉴定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07-2009年折点判读结果;数据处理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结果 12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CLSI推荐的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结果显示,SMA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0%;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分别是27.4%、20.2%、15.3%。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天然的广谱耐药特性,ICU医护人员应对其加强监测与防范,遏制SMA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疾病与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判断按照CLSI折点评价;采用WHONET 5.4版本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结果 13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9.3%、31.6%,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株检出率为12.0%。结论 COPD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监测与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