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高压是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常见病,病死率较高.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疗效优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国产与进口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2005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共72例,年龄17~65岁,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8分,排除躯体疾病及脑器质疾病、药物滥用者及入院前1周使用抗抑郁药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儿的临床应用,比较其与普通喉镜的插管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9岁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吸割术的OSAS患儿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光棒组(L组,n=20)和喉镜组(C组,n=20)。分别比较患儿入室后(T_1),诱导后(T_2),插管后1min(T_3)、3min(T_4)、5min(T_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变化,记录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口腔黏膜和牙齿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插管时间明显低于C组(P0.05)。L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100%vs 90%)(P0.05)。插管后1min L组HR显著低于C组(P0.05)。C组插管后1min的MAP较诱导后明显增高(P0.05)。C组插管后1min、3min、5min的HR较诱导后明显增高(P0.05)。L组插管后1min的MAP较诱导后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其HR在插管后1min、3min较诱导后显著增高(P0.05)。口腔黏膜损伤仅C组出现1例。结论:与普通喉镜相比,光棒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口腔黏膜损伤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的优点,可以安全用于鼾症患儿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多模态显微外科手术在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探索脑胶质瘤复发后的诊疗模式。  方法  收集昆明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术后脑胶质瘤复发后再手术的患者资料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PS( Karnofsky 神经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用影像学资料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复发脑胶质瘤的病理变化对比、术后的辅助治疗、随访患者的生存期等总体疗效。通过 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作图、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术前及术后KPS评分的差异。  结果  28例研究对象的术后影像学观察结果:肿瘤全切的21例,次全切的5例,肿瘤活检的2 例。并发症患者22例。出院前的临床症状较术前有所改善24例(改善率 85.7%)。术前KPS平均评分(66.07±7.37)分;术后1月KPS平均评分(72.14±11.00)分,对比术前的 KP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恶性程度进展8例。经术后随访证实28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7.98±6.42)月,最长生存时间24月。  结论  多模态、多技术联合应用的显微外科手术是复发脑胶质瘤的相对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效果良好,可用作复发脑胶质瘤手术切除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合理膳食与运动对高血压病的控制探讨。方法 入选高血压患者 10 4例 ,随机分成A、B、C、D4组 ,每组 2 6例 ,A组为对照组 (常规用药 ) ,B、C、D三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B组为合理膳食组 ,除合理使用降压药外 ,给予低胆固醇、低脂、低盐、低糖、高维生素、高钾、高钙等饮食。C组为有效运动组 ,根据自身的体质 ,因人而易 ,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如慢走、慢跑、体操、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等 ,循序渐进 ,时间可由 2 0min~ 1h ,要持之以恒 ,不能间断 ,以活动后不过于疲劳为原则 ,根据血压变化情况 ,降压药物渐减量 ,活动量渐加大 ,直至停药 ,血压无变化。D组合理膳食与锻炼组 ,生活要有规律 ,避免不良刺激影响。结果 A组显效 0例 ,有效 15例 ,5 7 6% ,无效 11例 ,总有效率 5 7 6% ;B组显效 5例 ,19 2 3 % ,有效 17例 ,65 3 8% ,无效 4例 ,15 3 8% ,总有效率 84 61% ;C组显效 15例 ,5 7 69% ,有效 8例 ,3 0 77% ,无效 3例 ,11 5 3 % ,总有效率 88 46% ;D组显效 18例 69 2 3 % ,有效 7例 2 6 92 % ,无效 1例 3 84% ,总有效率 96 15 % ;D组分别与A、B、C3组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P <0 0 1。结论 高血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全面综合考虑 ,单纯应用降压药 ,往往达不到预  相似文献   
6.
成人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足口病(Hand—food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夏秋季常见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成人很少感染,但国内外也有零星个案报道。本文对文献报道的成人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进行综合,以期对成人手足口病的相关情况有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7.
骨关节损伤依据病史、受伤机制、症状和体征及恰当的X线检查等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临床漏诊。我院从1987~1993年共收治骨关节损伤患者1548例,因多方面因素造成漏诊28例。本文就其漏诊原因作出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共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0岁。髋关节后脱位2例,股骨干骨折合并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转铁蛋白受体1(TfR1)在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素1(PS1)转基因小鼠脑内异常表达情况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首先,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出生后1月(P1M)至P12M各发育时间点,APP/PS1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大脑TfR1的表达情况;其次,取APP/PS1转基因与野生型新生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培养12 d后利用TfR1 shRNA质粒干扰TfR1基因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干扰后细胞TfR1的表达变化;ELISA技术检测TfR1干扰前后细胞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分泌量;利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标记神经元突起,观察TfR1干扰前、后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变化;最后,利用FM1-43染色观察由TfR1介导的轴质运输中囊泡的运输情况。 结果 在APP/PS1转基因小鼠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TfR1的表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P6M之后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fR1 shRNA 干扰后可以使原代神经元细胞内TfR1基因沉默,使其突起明显变细、变长并影响囊泡的运输。与对照组相比,TfR1基因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原代神经元中表达量减少,荧光减弱。 结论 APP、PS1基因突变可导致TfR1的表达下降;APP/PS1转基因小鼠原代神经元经TfR1 shRNA干扰Aβ1-42分泌量增多,影响神经元突起的生长,使轴质运输速率减慢,囊泡的活动减缓,加重AD病情。故TfR1的表达可以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轴突运输蛋白,kinesin1和神经丝蛋白(SIM-312)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出生后30~360 d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早老素1(PS1)转基因小鼠(n=40)和野生型小鼠(n=40)用于此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上述两种小鼠大脑皮层内老年斑的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以及在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kinesin1和SIM-312阳性细胞个数及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APP/PS1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增多,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神经元减少;而kinesin1阳性细胞的数量在APP/PS1转基因小鼠生长发育过程中减少,且在出生9月(P9M)之后与野生型小鼠之间差异存在着显著性 (P<0.05);SIM-312标记的神经丝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P6M之后开始出现缠结现象。 结论 Kinesin1和SIM-312的异常改变导致神经元中轴浆运输障碍以及AD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抗原基因Ts21的原核表达与重组蛋白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原核表达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Mr)21 000抗原基因(Ts21)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和抗原性鉴定。 方法 将旋毛虫抗原基因Ts21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c2X-Ts21,经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TB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将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检测抗体滴度,免疫荧光检测(IFA)确定Ts21蛋白在肌幼虫体内的分布。 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为Mr 63 500的重组融合蛋白,IPTG诱导4 h后表达量最大,薄层凝胶光密度扫描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8.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旋毛虫、纳氏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但不能被乡土旋毛虫、布氏旋毛虫及伪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识别;与钩虫病、囊尾蚴病、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但与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有交叉反应。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可产生高滴度的血清抗体,IFA显示Ts21蛋白主要分布于肌幼虫体壁。 结论 成功制备了旋毛虫Ts21基因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