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患者疾病谱,揭示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急诊科3 183例需紧急处置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急诊需紧急处置病例的疾病分类、性别、年龄特征。结果:(1)位居前五位的是创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2)男性患者中创伤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其构成年龄无显著性差异;(3)女性患者神经系统危急重症疾病排序位居第一,其构成年龄低于男性(P<0.05)。结论:加强急危重症疾病谱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急诊科的紧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的回顾,对重大灾害应急救援进行探讨.总结经验,避免失误,不断完善重大灾害应对,提高灾害医疗救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比较在心肺复苏(CPR)中,气管内插管术和球囊面罩正压通气对复苏效果的影响,以指导改进复苏方法。方法接受气管内插管下心肺复苏的134为插管组,190例行球面罩血压通气的为面罩组,观察气管内插管和球囊面罩两种呼吸支持方法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9.55%,高于球囊面罩正压通气组17.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时,应尽早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这样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院前RTS评分促进早期医疗介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胸部创伤早期伤情特点的分析,探讨在院前急救中应用RTS评分法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方法 按是否运用院前RTS将早期胸伤163例分为1998年前、1999年后两组,评分量化早期伤情和生存概率。分组比较两组伤情,考察1999年后组的院前时间、院前出诊率和死亡率。结果163例早期伤情评分和生存概率均降低、运用院前RTS评分的1999年后组院前时间缩短,院前出诊率提高,虽然严重伤情比例高但死亡率较低。结论 胸伤早期的生理紊乱以RTS<7为重度损伤,可导致生存概率改变,院前急救中以RTS评分结果作为分拣转送和提前医学介入的依据,尽早纠正生理紊乱可降低重度胸外伤死亡率。作者建议在院前急救中用RTS评估伤情指导分拣转运,为早期医学干预提供客观指标,可提高急救医学质量和胸伤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纪宁  杨雍  王才宏  黄彬 《西部医学》2017,29(12):1691-1693
【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及时的检伤和后送转运对地震伤员救治的意义。 方法 对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九寨沟“88”地震发生后8月9日 8月11日对地震伤员的检伤、救治、后送转运、进一步住院诊治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地震现场协同震区医院检伤、转运伤员17人,检伤巡诊伤员122人,手术5人;组织协同后送转运伤员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四批次共48人,共收治入院伤员47人,手术24人,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截止8月20日已有6人经治疗后康复出院,另外42人经手术及相关救治后病情稳定恢复中。后送转运及转运后的救治中做到了零死亡。结论 在地震等大型灾害的救援中,有效及时的检伤和后送转运对伤员救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5个小时到达了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展开医疗救护.由于对受灾情况不清楚,伤员很多、医疗救援人员少、所带医用材料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早期现场救护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撤离困难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困难停机的临床对策。方法: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41例次,均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超过72h而未能成功停机(呼吸机撤离≥48h)者。试停机失败,须再次行机械通气支持者,应逐步调整通气模型,转变为部分或全部自主呼吸为主的模式,如SIMV PSV或PSV或MMV,逐步减少辅助呼吸的频率和PSV压力支持的水平,配合(1)控制肺部感染,(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3)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4)改善心功能,(5)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使其了解停机的过程,避免情绪焦虑,增强自信,积极配合。结果:41例困难停机患者中,24例经治成功停机,3例自动出院,14例始终不能完全停机死亡。结论:COPD患者机械通气图困难停机发生率高,要成功停机须进行系统的综合性治疗,并进行系统的器官功能支持,患者适当的心理准确对成功停机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