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丹麦护士组织丹麦王国目前大约有42000名护士。丹麦护士组织(DNO)是北欧护士联盟(NNF)的成员之一。这个联盟包括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国家的护士组织。1968年,DNO召开全委会议。讨论以下议程:1.制定科研工作的方针;2.科研资金;3.关于NNF1966年讨论会最后结果;4.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及儿童患者在解剖、生理、药理上与成人差别很大,小儿的呼吸、循环功能差,对缺氧的耐受力也很差,因此手术麻醉时应尽量避免增加氧耗,尽可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引发肺炎、肺不张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术前合理用药,对减低全麻药的副作用,保障患儿术中及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丙泊酚、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维持期间所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寻找一种安全可行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丙泊酚组(P组)、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各组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气腹前5 m in各组给予不同药物进行干预,P组静注丙泊酚1 mg/kg,然后以4 mg/kg.h泵注维持;F组静注芬太尼2μg/kg,然后以4μg/kg.h泵注维持;PF组分别静注丙泊酚1 mg/kg、芬太尼2μg/kg,然后以丙泊酚4 mg/kg.h、芬太尼4μg/kg.h泵注维持;C组不作处理。停止气腹时停用全部药物。观察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从停药到患者清醒时间。结果:P组及PF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而气腹后C组及F组的SBP、HR明显高于气腹前(P<0.01),同时明显高于P组及PF组(P<0.01)。C组、F组之间以及P组、PF组之间S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组患者苏醒拔管时间长于其他3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均可有效抑制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但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会使麻醉过深,造成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4.
5.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春浩  王慷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2):783-783
异丙酚的特点是起效快、苏醒快 ,且麻醉后不影响患者定向力 ,但它的镇痛作用微弱。本文旨在通过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来研究确实有效的麻醉方法。1 资料与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患者 94例 ,ASA ~ 级 ,无药敏史患者 ,随机分为 A、B两组各 4 7例。A组单纯给予异丙酚 2 mg/ kg;B组给予异丙酚 2 mg/ kg及芬太尼1μg/ kg。患者入室后用芬兰 Detex- Ohmeda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 ,开放静脉 ,面罩吸氧。A组给异丙酚 ,B组先缓慢静注芬太尼 ,然后缓慢静注异…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种子发芽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灯盏花种子发芽最适条件。方法:试验设6种不同浓度的NaCl0和KMnO。以及无菌水和自来水(简称为CK为对照)共14个处理进行抑菌试验;设5、10、15、20、25、30、35℃恒温及35/25、30/20、25/15、20/10、15/6℃变温共12种温度处理,设纸上、纸间、砂床、土壤、珍珠岩共5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黑暗和光照2个处理。结果:灯盏花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为发芽前先用清水纸间浸种4h,然后用1%NaCl0预处理30min,最后将种子置于纸床上,于25℃恒温光照条件下进行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的第7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的第12天。结论:试验确立的灯盏花种子发芽最适条件可为灯盏花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慷  花铭心  李松  伊咏 《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1):672-672
探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与小剂量局麻药联合应用于腰麻可否获得更加满意的麻醉效果,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 32例ASA Ⅰ~Ⅱ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例,A组用药为布比卡因5 mg、芬太尼20μg;B组用药布比卡因10 mg,病人术前30 min均给予安定10 mg肌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I~II级的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罗哌卡因组(R组,n=20)。于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后分别给予0.75%罗哌卡因10 m l,S组复合舒芬太尼10μg,R组复合生理盐水1 m l,观察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与R组相比S组的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两组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及镇静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显著增强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子宫全切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6例子宫全切术患者根据完全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行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较对照物稳定,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维持时间及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80例体健、自愿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A组: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20 mg,7 min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B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2 min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术中出现较强体动时追加丙泊酚。记录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值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中HR、SBP、RR、SpO2,B组与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HR、SBP、RR、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瑞昔布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临床麻醉效果安全有效,能为患者提供全程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