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胫骨骨折患者(AO42一胫腓骨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按AO/ASIF分类:A型8例,B型14例,C型18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采用间接复位和MIPPO技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5个月,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3~6个月,5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小范围皮肤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无畸形愈合、感染、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功能评价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30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为92.5%。结论:MIPPO技术是治疗胫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皮肤软组织,减少骨折端血供的破坏,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同时直视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转移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共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10例.共16个椎体,患者均有顽固性腰痛和下肢神经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椎管减压及病椎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神经症状明显缓解。10例患者均行4钉2棒内固定,术中均在c型臂的透视下置钉。16个病椎减压后直视联合C型臂透视均一次穿刺成功,双侧注射10个椎体,平均注入量5.2mI.;单侧注射6个椎体,平均3.8mI,。4例出现椎体后壁局部渗漏,直视下立即清除后,无神经损伤加重情况发生。随访5~20个月,平均12.5个月。1例肺癌转移患者术后10个月左右出现肿瘤复发,其余患者手术椎体未出现新的病理性骨折及神经症状加重。结论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联合I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及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I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5例,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先后路减压复位,植入后路侧块钉棒内固定系统,再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结果:5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植骨全部牢固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均获得良好的重建和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及食道损伤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I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减压充分,损伤节段稳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运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一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7例,7例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后路切除部分小关节突,撬拨复位,植入后路侧块钉棒内固定系统,再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结果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X线片示脱位均完全复位,植骨全部牢固融合,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均获得良好的重建和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Frankel分级平均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颈椎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具有容易复位、充分减压、术后即刻稳定的优点,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同属于放射性生化定量检测技术。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利用血清甲状腺素(T_4)和人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得较牢固的特点,以标记T_4和被测样品中的T_4与TBG的相互竞争作用,进行血清微量激素的定量分析,因其具有灵敏、准确、特异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已在我国各地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78年1月~6月,采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供给的甲状腺素(T_4)检测药盒,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胃蛋白酶法)测定银川地区正常人甲亢、甲状腺机能减退、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患者等共165例的血清T_4浓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及术后内固定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2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所有病例未发现神经损伤、内固定弯曲、松动、断裂等问题及腰椎失能.术后随访12~18个月,全部病人达到骨性愈合标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Cobbs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椎体前方高度和Cobbs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可有效保留脊柱后方肌肉复合体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降低术后腰椎失能发生率的优点.伤椎置钉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并可降低内固定系统失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