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九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304-3306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应用HE染色、Annexin V/PI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及参附干预组在缺氧缺血后2 h、12 h、24 h、3天、7天、14天的病理变化、神经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①缺氧缺血后生理盐水组海马CA1区病理变化明显,参附干预组上述变化减轻。②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海马CA1区Bcl-2表达较弱,手术后该区Bcl-2表达仍弱,Bax表达增强,出现凋亡细胞,以24 h最明显;参附干预组Bcl-2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增强,而Bax表达减弱(P<0.05),凋亡细胞减少。结论:HIBD后Bax蛋白表达增强,细胞凋亡增加。参附可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使凋亡细胞减少,这可能是参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急性脑梗塞病人的治疗意义。方法对60例12—72小时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巴曲酶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曲酶对超过时间窗不能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心先安佐治毛细支气管炎4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先安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心先安组及氨茶碱组 ,在相同的基础治疗条件下 ,心先安组应用心先安 2~ 5mg·kg- 1 ,加液静滴 ,每日 1~ 2次 ;氨茶碱组用氨茶碱 5mg·kg- 1 ,加液静滴 ,每日 2次 ;两组疗程均为 7~ 10d。结果 心先安组总有效 (93 % )与氨茶碱组 (91% )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心先安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又有较大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4.
以发作性睡病、幻觉为首发表现的听神经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性 ,72岁 ,2 0 0 0年 6月 9日入院。约 1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睡病及幻觉 ,病人常常于吃饭过程中入睡 ,能唤醒 ,无跌倒发作 ;幻觉常在黄昏时出现 ,可看到活动的人物、动物 (蛇、癞蛤蟆等 ) ,患者感到精神紧张恐惧 ,常伴有惊叫。睡眠质量差、梦魇、夜惊。发作性睡病及幻觉约 5、 6年后消失。约 14年前出现左面部疼痛 ,呈发作性 ,电击样、针刺样 ,剧烈难以忍受 ,曾于鸡西、哈尔滨、沈阳等地多次就诊均诊断为三叉神经痛 ,疗效不理想。后逐渐出现左耳鸣 ,左耳听力减退。近 3、 4年出现头晕、行走不稳 ,似醉酒样。今年 6月 5日 ,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比例重组血对新生儿溶血病换血后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31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不同比例重组血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均采用0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其中治疗组(16例)二者比例为1:1(即O型洗涤红细胞2 U:AB型血浆200 mL)按80±mL/kg单倍量换血,对照组(15例)为2:1(即O型洗涤红细胞4 U:AB型血浆200 mL)按150~180 mL/kg双倍量换血,监测换血前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换出率、血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换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换出率分别为(44.92±3.99)%和(45.69±5.06)%,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39);住院天数[(8.13±1.13)d vs(8.19±0.91)d]亦无显著性差异(P=0.884).治疗组换血后RBC、Hb及HCT的水平均提高(P<0.05,0.01,0.001),但提高的水平略低于对照组,贫血已基本纠正,临床症状改善,在换血量方面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结论 采用1:1单倍量重组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既能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又可减少换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对43例重症溶血症患几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应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换血前后作血生化、电解质等检查。结果血清胆红素在换血后明显下降,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4%,换血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便、实用、安全,近期无并发症,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低下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相关因素,早期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308例川崎病按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反应分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正常组281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低下组27例,分析其病例及实验室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反应低下川崎病占总例数的8.75%,两组中性粒细胞无明显差异,反应低下川崎病组,年龄,热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BC(14.9±9.0)×109/L、CRP(135.2±112.4)mg/L、ESR(91.2±17.1)mm/h、乳酸脱氢酶(LDH)(317.9±3.1)U/L明显高于反应正常组,Hb(104.3±17.1)g/L,白蛋白(Alb)(34.2±3.4)g/L,Hct(34.9±6.0)%,PLT(312±134)×109/L明显低下反应正常组,一次追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效率达37.8%,7例糖皮质激素应用效果良好,5例联合复合丹参可明改善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缓恢复正常。结论年龄小,发热时间长,实验室数据血WBC、CRP、ESR、乳酸脱氢酶(LDH)高,Hb,白蛋白(Alb),Hct L低,IgG治疗反应差,应成为反应低下性川崎病的重要指标,在追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基上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 M1,GM-1)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sem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HIE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加用GM-1静脉点滴,1次/d,疗程15d;高压氧治疗,1次/d,5次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63例,轻度显效24例,中度显效20例,有效6例,重度显效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2.06%;对照组63例,轻度显效25例,中度显效7例,有效13例,重度显效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79.34%;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越重,疗效差别越显著.结论 GH-1联合高压氧治疗HIE疗效好,治疗中患儿意识恢复快,惊厥易于控制,疗法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破伤风轻型感染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典型的新生儿破伤风已很少见,不典型破伤风却相对增加,现将我科1969年~1993年共计51例不典型破伤风报告如下。诊断标准1.有旧法接生或不标准的新法接生史,在生后立即有或无注射预防量破伤风抗毒素者。2.主要表现哭闹不安,吮乳时嘴不太灵活,但不影响哺乳,无抽搐者。3.腹直肌痉挛征阳性。4.排除种经系统各种疾病和低血钙者。临床资料本组51例病人,其中1969年~1974年35例,1987~1993年16例,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15天~30天25例,1月~2月16例,>2月周例。哭闹不安者51例,嘴稍紧但不影响吮乳者33例,腹直肌痉挛征…  相似文献   
10.
缺氧并新生儿黄疸行为神经及运动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并新生儿黄疸对其行为神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80例高危新生儿分为3组,即缺氧并黄疸组28例,单纯黄疸组25例及单纯重度缺氧组27例,均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测试,并对3组生后3个月随访观察运动功能情况。结果缺氧并黄疸组NBNA总分及NBNA评分项目中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明显高于单纯重度缺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与单纯黄疸组比较,P>0.01,无明显差异;生后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情况缺氧并黄疸组明显好于单纯重度缺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与单纯黄疸组比较,P>0.01,无明显差异。结论缺氧越重,NBNA评分及运动功能越差;缺氧合并黄疸可减轻缺氧对大脑损害程度,提高NBNA评分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