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宝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67-3467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病,也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损伤小、愈合快、术后散光少和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等优点。并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结合成为近年来白内障手术的发展趋势。我院2008-  相似文献   
2.
王宝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14-4214
儿童眼外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之一,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对自己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及儿童眼球的特定的解剖、生理等因素,致其发病率较成人高,且其严重程度往往较成人要大,是儿童致残、致盲的主要病因。合理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有利于患儿眼外伤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致盲率[1]。2006-08-2008-09我科对就诊的46例眼外伤患儿给予积极合理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术后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接受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的患者97人采用随机表分为两组,Zyoptix组49人(98眼)采用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Planoscan组48人(96眼)采用传统LASIK治疗,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屈光度和波前像差数据,比较两种手术对术后眼波前像差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的球镜度、柱镜度、瞳孔直径6mm区的总体波前像差均方根值(RMS)、高阶像差RMS、三阶彗差三叶草像差和四阶球差R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观察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柱镜度,瞳孔直径6mm的总体波前像差、总体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和四阶球差的RMS,Zyoptix组均小于Planos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镜度、瞳孔直径6mm去四阶球差总体高阶像差和三阶彗差RM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术后降低波前像差效果要优于传统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术后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接受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的患者97人采用随机表分为两组,Zyoptix组49人(98眼)采用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Planoscan组48人(96眼)采用传统LASIK治疗,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屈光度和波前像差数据,比较两种手术对术后眼波前像差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的球镜度、柱镜度、瞳孔直径6mm区的总体波前像差均方根值(RMS)、高阶像差RMS、三阶彗差三叶草像差和四阶球差R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观察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柱镜度,瞳孔直径6mm的总体波前像差、总体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和四阶球差的RMS,Zyoptix组均小于Planos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镜度、瞳孔直径6mm去四阶球差总体高阶像差和三阶彗差RM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识别定位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眼术后降低波前像差效果要优于传统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Zyoptix系统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在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的准确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方法 对接受LASI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193人(363眼),采用随机表分为Zyoptix、Planoscan两组,Zyoptix组97人(181眼)为试验组采用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治疗,Planoscan组96人(180眼)为对照组采用传统LASIK模式进行治疗。两组术前均用Zywave像差仪检测散瞳前后瞳孔偏移数据,Zyoptix组治疗前进行虹膜识别,确定患者个人信息、瞳孔中心总体偏移量和眼球旋转角度并在治疗时加以补偿、术后随访6个月对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度及轴向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未丢失,Zyoptix组比术前BCVA≥1行的有62眼(34.3%),≥2行的有24眼(13.3%),Planoscan组比术前BCVA≥1行的有51眼(28.3%),≥2行的有16眼(8.9%)。术后6个月Zyoptix组散光度为(-0.26±0.25)D,Planoscan组(-0.37±0.36)D,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3.37,P〈0.01),两组SimK’sAsting分别为(-0.72±0.82)D、(-0.94±0.8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5)。术后6个月无散光例数Zyoptix组为67眼(37.0%),Planoscan组为47眼(2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P〈0.05)。结论 虹膜识别引导下LASIK对于散光矫正的准确性、可预测性优于传统LASIK。  相似文献   
6.
LASIK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统计、分析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评价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规则性、准确性、稳定性及角膜形态的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LASIK术后地形图资料完整的患者36例(72只眼),分析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地形图变化。结果:要后SRI、SAI较术前增大,术后1周后趋于稳定:Simk的差值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Simk的等效值术后第1天平均发迹-5  相似文献   
7.
岳园  周馨  王宝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62-8962
自2007—03—2009—03我院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98例,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眼前节应用Nd:YAG激光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眼前节病人Nd :YAG激光治疗时 ,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2 6例 3 2只眼后发性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病人 ,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均行角膜内皮检查 ,观察其大小、形状、密度、数量的变化。将能量在 4~ 4 5mJ范围者 ,归为低能量组 ,能量在 5~ 8mJ范围者 ,归为高能量组。结果 低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3 8%。高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12 15 %。经统计学处理 ,分别t =1 97,t =2 0 2激光总能量与内皮细胞的丢失无相关性 ,分别t=1 97,t =2 0 2 ,P >0 0 5。而单次能量的大小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 =5 80 ,P <0 0 0 1。结论 Nd :YAG激光在眼前节病变中的应用可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而单次能量的大小是其损伤的直接原因 ,与激光总能量的大小则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对32例(54眼)高度远视患者行虹膜识别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术后1a裸眼视力≥0.5者51眼(94.4%),≥1.0者41眼(75.9%),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未见视力下降超过1行以上者;远视度数由术前的(+4.24±1.17)D下降为术后1a的(+1.34±1.43)D,术后1a屈光度在0~1.00D者占62.9%(34/54);术后1a角膜中央区3.0mm处的角膜平均屈光力为(46.63±1.47)D、5.0mm处的角膜平均屈光力为(46.13±1.53)D;角膜形态于术后6个月已趋于稳定。认为虹膜识别引导LASIK治疗远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治疗中低度远视眼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方法 对43例(67眼)中低度远视眼患者采用传导性角膜成形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远视度数的不同在周边角膜6mm到8mm区域进行8~32点的射频治疗。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屈光度,远近视力,角膜屈光力,眼内压,角膜内皮计数的变化。结果 术后1年裸眼远视力有42眼(62.7%)≥1.0,54眼(80.6%)≥0.8,63眼(94.1%)≥0.5,裸眼近视力有22眼(32.9%)≥J5,41眼(61.2%)≥J6,64眼(95.5%)≥J7,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无变化。术后1年等效球镜屈光度为(0.70±0.48)D比术前下降68.9%。ORBSCAN-II裂隙光扫描角膜地形图测量测的中央区3.0mm角膜平均屈光力术后1年(45.70±1.13)D,5.0mm角膜平均屈光力术后1年(44.76±1.53)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各时间点屈光力均值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经SNK检验6个月和术后1年屈光力无差异,角膜形态于术后6个月已趋于稳定,眼内压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手术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治疗中低度远视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后6个月内易发生回退,其手术量表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