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9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绝对期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活体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青光眼是多因素疾病,但最终均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变性和视神经的损害。Quigiey等的研究表明,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丢失40%左右将出现临床可检测的视野损害。然而,临床绝对期青光眼视功能完全丧失时RGC是否完全丧失?本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OCT)对绝对期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进行了定量观察,以间接了解RGC在绝对期青光眼患者的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滤过手术对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以往的一个半世纪里,青光眼滤过手术先后经历了虹膜嵌顿术、全层小梁切除术、保护性板层小梁切除术、改良的小梁切除术及术中联合使用抗代谢药物等不同阶段,无数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得以有效控制,维持了残存的视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治疗青光眼的目的不再是单一控制眼压,而是全方位维持与改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滤过手术后由于破坏了眼球壁生理结构的完整性,且非生理性滤过泡隆起于眼表,故眼局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近10年来,眼科学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罗涣涣  王宁利 《广西医学》2000,22(3):551-553
巨大薄壁滤过泡常见于青光眼滤过手术后.随着抗代谢药物如5-Fu,MMC等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虽然明显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但也增加了薄壁滤过泡(Thin walled Filtering Blebs)或薄壁囊泡(Thin-walled cystic-Blebs)的发生率,这些薄壁滤过泡对外伤的抵抗力差,易导致滤过泡发生渗漏甚至破裂,增加了细菌性眼炎发生的机会,另外一些眼滤过过强及渗漏作用,可导致慢性低眼压,引起持续性脉胳膜脱离,浅前房、白内障,前粘连,低眼压性黄斑病变而使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兔、鼠青光眼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平余  王宁利 《眼科》2004,13(2):116-119
青光眼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该病病因、病理、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都需要青光眼动物模型。青光眼兔模型的使用历史较长,而鼠由于容易用转基因技术改造和繁殖,花费少,而且鼠眼的构造在很多方面和人眼类似,如小梁、Schlemm管、睫状体、视网膜血管等,故近年来青光眼鼠模型应用的报道越来越多,是值得注意的研究动向。本文对青光眼兔和鼠模型进行比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试并比较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患者和正常人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探讨CSCR患者的视网膜功能。方法 应用EDI公司生产的VERIS系统对8例CSCR12只眼和14例正常人的16只眼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进行Mann—Whitney检验。结果 CSCR患者1环、2环的P1波反应密度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多焦视网膜电图可对CSCR患者的视功能进行定量检测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建立基于眼颅压力梯度的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新体系提供理论标准。 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0年8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需行腰椎穿刺的受试者共200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103例,年龄区间12~79岁,平均(47.0±14.7)岁。对受试者进行眼压、颅压及全身基本参数测量。性别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年龄、身高、体重、眼压、颅内压、平均动脉压、体质指数及眼颅压力梯度等连续定量资料采用 ±s描述。对于少量缺失数据,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MCMC)对缺失数据进行多重插补。采用95%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值范围,对于连续定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根据全体受试者测定人群眼压参考区间为9.015 mmHg~20.265 mmHg(1 mmHg=0.133 kPa)。人群颅压参考区间为6.179 mmHg~14.921 mmHg。人群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2.987 mmHg~11.047 mmHg。眼颅压力梯度临床诊疗参考区间为0.423 mmHg~10.508 mmHg。以年龄进行分组,<30岁人群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2.968 mmHg~9.028 mmHg;30岁~50岁人群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2.466 mmHg~11.606 mmHg;>50岁人群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2.466 mmHg~11.606 mmHg。三组间眼颅压力梯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41,P>0.05)。以性别进行分组,男性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2.769 mmHg~10.089 mmHg;女性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3.137 mmHg~11.877 mmHg。两组间眼颅压力梯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3,P>0.05)。以体质指数(BMI)进行分组,BMI<21 kg/m2的人群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1.437 mmHg~11.577 mmHg;21 kg/m22的人群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3.046 mmHg~11.026 mmHg;BMI>23 kg/m2的人群眼颅压力梯度参考区间为-3.947 mmHg~10.087 mmHg。不同BMI分组间,眼颅压力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09,P<0.05)。 结论眼颅压力梯度临床诊疗参考区间为0.423 mmHg~10.508 mmHg,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诊疗的新指标。同时,还为开角型青光眼病因学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实践基础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对术后早期(术后1或3个月内)滤过量及眼压的把握是其关键环节,而早期物理干预(包括眼球按摩、激光断线、缝线拆除等)的作用不可替代。缝线拆除及激光断线技术允许术者术中紧密地关闭巩膜瓣限制滤过量,可减少术后短期强滤过相关的并发症。眼球按摩可进一步调控眼压,但在3个月后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早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POAG患者36例(36眼)。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POAG患者12例(12眼)为观察组,行内路小梁切开术的POAG患者24例(24眼)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1、2、3、5天、1周、1个月时眼压、视力、并发症和使用降眼压药的种类。主要指标 眼压、视力、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种类。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最高眼压分别为(34.08±8.21)mmHg和(37.75±8.61)mmHg(P=0.46),观察组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75±11.89)mmHg、(21.23±8.72)mmHg、(15.00±2.22) mmHg,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6.08±5.63)mm Hg、(22.08±11.48)mmHg、(16.05±5.25)mmHg,两组术后眼压整体变化趋势随时间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波动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77)。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降眼压幅度分别为53.09%±15.19%和55.68%±15.63%(P=0.64)。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分别为(2.67±0.99) 种和(3.08±0.72)种(P=0.16),术后1个月时分别下降至(0.17±0.58)种和(0.96±1.33)种(P=0.06)。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术后眼压反跳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4.17%(P=0.03)。前房积血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62.5%(P=0.21)。观察组和对照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75.0%(P=0.004)。观察组中,8眼(66.7%)术后生活视力提高,4眼(33.3%)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0眼视力降低;对照组中,20眼(83.3%)术后生活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4眼(16.7%)视力降低(P<0.001)。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在术后1个月时降眼压作用相似。联合手术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眼压反跳发生率较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动态图和眼底立体像获得的视盘及周边神经纤维层(RNFL)形态的参数,评价两者的一致性,并探讨利用动态图对HRT结果进行定性判断的可能性.方法 比较同时接受HRT和眼底立体像检查患者的HRT动态图和立体像所测盘沿宽度、视盘宽度、两者发现上下方盘沿小于鼻侧盘沿、RNFL存在缺损眼...  相似文献   
10.
王怀洲  辛晨  石砚  李猛  王宁利 《眼科》2021,30(1):20-24
目的 评估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JOA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的JOAG患者22例(26眼),平均年龄(25.2±4.5)岁;POAG患者11例(14眼),平均年龄(46.3±5.1)岁。方法 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术后1、3、6、12个月随访。术后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且眼压下降幅度≥20%为成功。主要指标 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JOAG组术前平均眼压(30.6±7.5) mmHg,平均应用(3.5±1.0)种药物;术后12个月平均眼压(15.8±3.3 ) mmHg,平均应用(0.5±1.0)种药物,眼压降幅为44.9%±18.0%。POAG组术前平均眼压(25.4±6.2) mmHg,平均应用(3.4±0.9)种药物;术后12个月平均眼压(15.9±3.2) mmHg,平均应用(0.3±0.6)种药物,眼压降幅为35.8%±15.6%。JOAG组、POAG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6.0%、78.6%。两组降眼压幅度和成功率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122、0.855)。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JOAG和POAG均具有较好的短期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眼科,2021, 30: 2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