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FS-LASIK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屈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变化特点,评估两种术式矫正高度近视的早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04/2020-04在我院进行FS-LASIK Xtra及FS-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42例84眼,每组各21例42眼,术后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SE)、散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

结果:FS-LASIK Xtra组患者术后1d UCVA(LogMAR)低于FS-LASIK组(P<0.01),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SE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mo,FS-LASIK Xtra组有38眼(90%)、FS-LASIK组有41眼(98%)术眼SE在±1.00D以内。两组患者术后均有35眼(83%)的术眼残余散光在0.50D以内。两组术后3mo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差均较术前增大,FS-LASIK Xtra组总高阶像差及三叶草差大于FS-LASIK组(均P<0.05)。

结论:FS-LASIK与FS-LASIK Xtra矫正高度近视在术后早期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术后早期角膜总高阶像差均增加,且行FS-LASIK Xtra增加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背景 为确保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评价管理与咨询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本课题组既往面向医疗专业人员群体开展了老年多重用药管理评价与咨询平台需求的调研工作,但目前国内鲜有研究探索大众人群对老年人多重用药风险的认知程度,以及其对基于互联网医疗进行多重用药管理评价和咨询的需求现状。目的了解大众人群对老年多重用药管理评价与咨询平台的认知现状,以进一步探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评价管理与咨询服务平台的运行方式,为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评价管理与咨询服务平台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 2021-09-29—10-09,面向大众人群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以中国移动和粉俱乐部微信公众号平台为调研渠道,对中国移动和粉俱乐部用户开展调研,向其发放针对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评价管理与咨询服务平台的运行方式、各功能重要性等问题而自行设计的“面向大众人群的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评价管理与咨询服务平台需求调研问卷”。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各平台功能提取公因子,进一步采用Kaiser正态化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并对各因子得分均值进行排序,以此来解释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结果 本研究面向大众人群共采集有效调研问卷29 5...  相似文献   
3.
甲氰咪胍(Cimetidine, Tagamet)是一种组织胺H_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缓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1975年以来,用以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满意的近期效果,普遍认为甲氰咪胍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药物,优于其他制酸剂与抗胆碱药物。我院自1979年7月至1980年5月应用国产甲氰咪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上海第六制药厂试制)和国外同类产品Tagamet,对6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采用双盲法进行治疗,观察与对比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除中国以外“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及其中“典型国家”公开的天然药物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申请国排名、申请趋势、技术领域、药物制剂、治疗领域、地域布局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为全面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天然药物专利概况及中医药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天然药物专利发展极其不平衡,其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乌克兰等少数国家;各国天然药物重点研发领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活性成分、制剂及化妆品领域;治疗用途重点在皮肤病、消化道疾病、感染及代谢相关疾病。印度、俄罗斯等国既是申请大国,也是对外布局最多的国家,同时还是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天然药物申请的目标国。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既是国家战略资源,也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医药特色明显,是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医药政策及市场监管进行总结概述,旨在为"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中医药对外合作提供参考,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推动中医药海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完成400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各项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相关的护理指导。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控制感染率达到97%,出院时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细致、科学、规范的临床观察与专业性的护理有利于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征的识别模型,研究人工智能模型是否能够识别出包括炎细胞、脂肪变性细胞和纤维化在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征并可视化,帮助病理医生提高识别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征的效率与准确率。方法 我们通过对65只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小鼠进行剖取肝脏组织,分别经HE和天狼猩红染色后获得65例HE和65例天狼猩红病理切片。对于HE切片,使用CaseViewer软件在20、30、40倍镜下截取HE染色切片的病变部位图像,将图像上传Horizope专业标注平台进行标注,并按4:1:1的比例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使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U-Net分割网络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征进行识别,采用四个评价指标进行性能评估;对于天狼猩红染色切片,使用CaseViewer软件在5倍镜下对天狼猩红染色切片进行全视野截取,采用了颜色特征提取算法进行纤维化识别。对130例原始病理切片进行病理特征的识别和参数的计算,包括脂肪变性面积占比(PFA)的计算、炎细胞密度(DIC)的计算、纤维化面积占比(RFA)的计算,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识别结果计算病理参数PFA、DIC、RFA并纳入分析,PFA平均值为0.370,中位值为0.371(范围:0.013-0.743),与得分的相关系数R=0.9476;DIC平均值为313,中位值为288(范围:19-894),与得分的相关系数R=0.8883;RFA平均值为0.049,中位值为0.0507(范围:0.001-0.121),与得分的相关系数R=0.9731。结论 人工智能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征的识别取得了良好的表现,能够帮助病理医生提高识别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征的效率与准确率,辅助医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正确的分级分期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8.
王亚妮 《北方药学》2018,(3):111-112
目的:分析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乳酸菌片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以乳酸菌片治疗,观察组以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乳酸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比对照组的75.8%明显提高(P<0.05),止泻时间、肺炎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乳酸菌片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显著,可尽快减轻症状,促使尽早出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新加坡百汇护理学院简介 新加坡百汇护理学院(ParkwayCollege)是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的附属机构,学院主要的专业有护理、医学影像及卫生事业管理等。该学院是最早获得新加坡教育信托认证(EduTrust)的6所私营教育机构之一。教育信托认证(EduTrust)是新加坡政府对私营教育机构的严格评估标准。该学院生源主要来自于新加坡及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是一所国际性学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校大学生的健康行为及知晓率现况,为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3月随机选取某高校大学生共638人,参照《2008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对比高校大学生与我国居民对健康行为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差异及高校各年级大学生对健康行为各项内容的知晓率.结果 高校大学生对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的知晓率分别为44.98%、28.68%和60.97%,与我国居民对健康行为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分别为14.97%、6.93%和20.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校大学生对健康行为各项内容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我国居民总体知晓率.高校各年级大学生的健康行为各项内容知晓率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通过一系列综合高校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健康行为水平,从而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