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杉醇静脉给药联合腹壁下动脉插管动脉灌注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8例的疗效.方法:采用F5输尿管导管,经腹壁下动脉插至腹主动脉下段,每日经导管推注DDP2mg、5-Fu500mg,连续6~7天;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175mg/m2.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50例,无效3例.结论: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化学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观察组323例:化疗第1天:紫杉醇150~180mg静脉滴注3h;第2~第6天每天经动脉导管推注5-FU 500mg、DDP20mg;对照组176例:在第1~第7天每天经动脉导管推注5-FU 500mg、DDP 20mg。两组均3~4周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结果:化疗结束后4周检查,观察组中78例完全缓解,213例部分缓解,27例病情稳定,5例恶化,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90.1%;54例因病灶明显缩小,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总的5年生存率71%。对照组化疗结束后4周检查,176例中17例完全缓解,131例部分缓解,26例病情稳定,2例恶化,有效率为84.1%;14例因病灶明显缩小,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总的5年生存率40%。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5年后总生存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杉醇联合DDP、5-FU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明显优于DDP+5-FU。  相似文献   
3.
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顽固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肌腺症等良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传统路径是经腹切除,虽然术野开阔,暴露充分,但也易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等并发症,且患者术后疼痛严重,腹部切口瘢痕大而影响美观[1].经阴道切除子宫利用人体生理腔道,且最符合微创手术概念,我们采用此术式取得了满意效果,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杉醇静脉给药联合腹壁下动脉插管动脉灌注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8例的疗效。方法:采用F5输尿管导管,经腹壁下动脉插至腹主动脉下段,每日经导管推注DDP20mg、5-Fu 500mg,连续6-7天;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175mg/m^2。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50例,无效3例。结论: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型别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5月,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宫颈病变患者353例,采用HPV基因芯片检测及分型所有患者子宫颈分泌物中的HPV亚型。结果 353例宫颈病变患者中,184例HPV阳性,阳性率为52.1%,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HPV感染率逐渐上升(2χ趋势=89.18,P<0.001);353例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前5位依次为16、33、11、18、6;不同宫颈病变中HPV亚型分布虽有一定的差异,但HPV16感染率在宫颈各级病变中均具首位;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高危型HPV感染所占比例逐渐上升(χ2趋势=13.79,P<0.001);184例HPV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的宫颈病变中HPV多重感染率为37.5%,最常见类型为HPV16、18二重感染;除CINⅢ及宫颈癌组外,多重感染随宫颈病变级别增高而逐渐上升(χ2趋势=5.38,P<0.05);CINⅢ及宫颈癌组中74.1%为HPV16合并的单一或多重感染。结论不同宫颈病变感染HPV的优势亚型不同,其中HPV16亚型感染,是高危型HPV中影响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最强的致癌性;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甲喋呤(MTX)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8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在阴道超声引导下用双腔取卵针穿刺妊娠囊,破坏孕囊并抽吸囊液,使之形成负压,在从另一管腔推注用生理盐水稀释的MTX10mg,观察患者的血β-HCG、毒副反应、病灶吸收情况等。结果保守治疗成功76例(成功率为97.43%),2例发生大量内出血而开腹手术。结论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注射小剂量MTS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副作用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能特异感染人皮肤和粘膜的双链环状DNA病毒,已发现100多种亚型,其中约30种与人类肿瘤有关〔1〕。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目前已有研究证实HPV感染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2〕。因此,对不同地区妇女进行HPV感染情况和型别的准确检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防  相似文献   
8.
王小萼  赵瑾  吕磊  王中凡 《浙江医学》2011,33(9):1370-1371
宫颈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合理干预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HPV感染是公认的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99.8%的宫颈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HPVDNA的存在。本研究通过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及两者联合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作用的比较,观察两者联合是否优于单独使用,以期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及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组 42例术中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观察组 42例不结扎骼内动脉。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阴道残端愈合情况、保留导尿时间等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 :观察组平均 12 8min ,对照组平均 196min(P <0 .0 1)。出血量 :观察组平均 42 5ml ,对照组平均 817ml(P <0 .0 1)。两组均无并发症。术后保留导尿时间 :观察组平均 14 .5d ,对照组平均 16.5d(P >0 .0 5 )。术后 10d ,两组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在宫颈癌术中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妇科门诊就诊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表明,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全球每年大约有49.3万新发宫颈癌病例,约27.4万例死于宫颈癌,其中83%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宫颈癌13.15万例,且有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