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外光谱定量、联用技术及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石俊英  张永清  李宝国  卢燕  牟彩萍 《中药材》2002,25(11):776-777
目的:探讨北沙参不同栽培品种与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接文献方法和药典规定检测北沙参不同栽培品种的多糖、欧前胡素、浸出物等成分含量。结果:白条参的可溶性糖、粗多糖、总糖、水浸出物、醇浸出物等含量较另两个品种高(P<0.05),欧前胡素以大红袍含量最高(P<0.05)。结论:用于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抑制T、B细胞的增生作用时,用白条参效果较好;用于镇静、解痉、平喘等作用时,用大红袍入药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3.
石俊英  牟彩萍  何煜  张德均 《中成药》2004,26(7):556-558
目的:比较不同粒度西洋参超微粉粉体中人参皂苷Rb1含量来确定粉碎工艺.方法: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微粉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结果:常温、低温粉碎的西洋参微粉中人参皂苷Rb1含量均随粉碎粒度变细而增高,低温粉碎的西洋参微粉中人参皂苷Rb1含量明显高于常温粉碎的西洋参微粉.结论:低温粉碎西洋参优于常温粉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采用体细胞融合技术将西洋参基因转人胡萝卜中,为贵重中药、生长受地理环境等限制的中药扩大药源,利用杂种优势为培养适于大面积栽培且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含量较高的优良杂交品种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用PEG法对五加科植物西洋参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进行体细胞融合,通过同工酶进行初步杂种鉴定并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和胡萝卜体细胞融合培养愈伤组织中人参皂苷Rbl含量。结果:体细胞融合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西洋参和胡萝卜体细胞杂交愈伤组织;同工酶分析是鉴定杂种的有效手段之一;在10个杂交体愈伤组织中有6个杂交体愈伤组织人参皂苷Rbl含量比未融合前西洋参愈伤组织中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西洋参和胡萝卜体细胞融合培养愈伤组织中有效成分多糖和人参皂苷Rb1含量。方法:用比色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西洋参和胡萝卜体细胞融合培养愈伤组织中多糖和人参皂苷Rb1含量。结果:10个西洋参和胡萝卜体细胞融合杂交体中均含有多糖,其中有7个杂交体的多糖含量高于胡萝卜愈伤组织;有6个杂交体的人参皂苷Rb1含量高于原西洋参愈伤组织。结论:可利用远缘杂交优势,筛选和获得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石俊英  夏光敏  牟彩萍  支大英 《中药材》2003,26(10):697-698
目的:用体细胞融合将西洋参基因转入胡萝卜,以期利用杂种优势培育优良杂交品种。方法:用PEG法进行体细胞融合,并通过同工酶进行杂种鉴定。结果:体细胞融合技术可有效地将西洋参基因转入胡萝卜,并经同工酶分析初步鉴定为杂种细胞。  相似文献   
7.
山东地产药材北沙参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比色法 [1 ] 对 19种不同来源、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的北沙参药材进行了多糖类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大部分北沙参药材的总糖含量达 70 %以上 ,去皮与不去皮、去芦头与不去芦头药材的多糖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红外光谱用于药物分析已有很长历史.在化合物结构的测定中,由于核磁共振、质谱等的应用,红外光谱只是作为一种次要手段;作为药物的鉴别测定,红外光谱法近年来已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国内外药典所收载的许多品种,都以核对红外光谱作为鉴别药品的主要依据,药品生产厂和药检部门在众多的质量检测仪器设备中,将红外光谱作为首选设备,红外光谱法也在多数国家被列为药品检验的法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粒度西洋参超微粉粉体中人参皂苷Rb1含量来确定粉碎工艺.方法: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微粉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结果:常温、低温粉碎的西洋参微粉中人参皂苷Rb1含量均随粉碎粒度变细而增高,低温粉碎的西洋参微粉中人参皂苷Rb1含量明显高于常温粉碎的西洋参微粉.结论:低温粉碎西洋参优于常温粉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