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神经病学症状、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对4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入院第一天、第3天、第7天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并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RP水平(18.80±27.79mg/L)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病、梗死面积、神经缺损有正相关性。结论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可作为预测脑梗死的梗死灶面积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引急性发肾损伤(AKI)的临床诊治办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脓毒血症引发AKI的患者37例,检测血肌酐、尿量水平,其中18例患者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19例患者先行血液灌流,再行透析。结果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存活率为33.3%,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存活率为36.8%。结论脓毒血症引发AKI的患者出现尿量减少(小于0.5mL·kg-1·h-1)的时间早于血肌酐升高(超过原来2倍),故早期尿量减少需引起重视,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引发的急性肾损伤,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巴胺、速尿应用微泵持续静注在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泵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老年AMI合并泵功能不全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应用西地兰及速尿间断静注治疗。观察组应用多巴胺、速尿微泵持续静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BP)、尿量及中心静脉压(CVP)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75.O%)(P〈0.05).并且观察组在用药后对MBP影响及利尿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多巴胺速尿持续静注治疗老年AMI合并泵功能不全,合理有效,泵功能级别明显改善,应用过程中血压平稳,也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是一种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感染合并MO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重症感染合并MODS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结果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下,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治疗效果可靠。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运用于MODS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溴索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重症监护室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中8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机械通气、抗感染、气道湿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30mg静脉推注,1次/6~8h;并联合盐酸氨溴15mg+0.9%氯化钠溶液5ml氧气雾化吸入,1次/6~8h。结果治疗组在化痰排痰、抗炎抑菌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索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体液免疫调节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疗效。方法52例发生VAP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静脉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在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机械通气时间、28d存活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Ig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机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液免疫调节与营养支持能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此类患者的气道管理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4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灌洗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气道峰压(PIP)、肺动态顺应性(Cdyn)、吸气阻力(RAW)3项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灌洗后患者PaO2、Cdyn升高,PaCO2、PIP、RAW降低,与灌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内对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床边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临床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