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氯胺酮辅以硫酸镁、箭毒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既能降血压,避免应激反应,又能不升高ICP,有脑功能保护作用,且经济便宜的麻醉方法,1997~1998年我们对4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用氯胺酮辅以硫酸镁、箭毒复合麻醉进行颅脑手术,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官英勇  潘海发 《广西医学》1998,20(5):988-989
近年来,我们在出诊卫生院中,对15例出血性休克病人,应用美国产的带贮氧气囊的简易呼吸器持续供氧,作插管全麻病人的人工通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20~66岁,平均37.8岁;...  相似文献   
3.
潘海发 《广西医学》2001,23(4):946-947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病人的寿命也相应延长 ,与此同时重症肺气肿发生肺大泡破裂、自发性气胸也越来越多 ,我院近 2年多来 ,施行了 1 5例重症肺气肿并发肺大泡破裂、自发性气胸急诊手术的麻醉 ,取得了满意效果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全部好转出院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 5例 ,男 1 4例 ,女 1例 ,年龄 50~ 68岁 ,平均 60岁 ,病程 2 0~ 36年 ,均为晚期 COPD病人并发肺大泡破裂、自发性气胸 ,且是经过呼吸内科保守治疗或胸腔闭式引流无效后 ,病情加剧才要求手术的 ,按呼吸困难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丙酚-利多卡因-芬太尼复合麻醉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OPCAB手术患者37例,分为异丙酚-利多卡因-芬太尼组22例(P组)和对照组15例(C组)。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切皮、劈开胸骨、心脏操作、术毕时血压、心率变化;术前、术中、术毕抽血测定CK-MB;并记录两组芬太尼用量,术中心律失常、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和心梗发生例数,术后苏醒、拔管时间、ICU停留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在诱导后及血管吻合时血压、心率均有明显下降(P<0·01);术前、术中、术后CK-MB逐渐上升,但C组上升比P组明显;P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P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比C组快(P<0·05),两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心梗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OPCAB术中异丙酚-利多卡因-芬太尼复合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增加心肌氧耗,苏醒快,可早期拔管,可安全应用于快通道OPCAB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气管插管穿破气管壁致皮下气肿窒息死亡一例潘海发男婴,因产程延长,儿头吸引致出生后20min呼吸骤停,急行气管内插管、用铁丝作管芯引导,成功后作人工呼吸。1h后,呼吸恢复,循环等功能稳定,于是拔除导管,吸氧。但不久又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即再次...  相似文献   
6.
硫酸镁伍用氯胺酮用于动脉导管结扎术中降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海发 《河北医学》2001,7(8):761-761
我院自 1 997年 2月以来 ,应用硫酸镁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 30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结扎术中的降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 30例 ,男 1 4例 ,女 1 6例 ,年龄 5~ 2 0岁 ,平均 1 3岁 ,心功能I~II级。1 .2 方法 :术前肌注东莨菪碱 0 .3mg ,采用快速诱导 ;i.v芬太尼 0 .1~ 0 .2mg ,力月西 5~ 1 0mg,依托咪脂 3~ 1 0mg ,维库溴胺 4~ 8mg ,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 ,开始静滴硫酸镁 (简称MS)与氯胺酮复合液 (简称MK液 ,5%G .s2 0 0ml+MSl2 .5g +氯胺酮 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丙酚-利多卡因-芬太尼复合麻醉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OPCAB手术患者37例,分为异丙酚-利多卡因-芬太尼组22例(P组)和对照组15例(C组).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切皮、劈开胸骨、心脏操作、术毕时血压、心率变化;术前、术中、术毕抽血测定CK-MB;并记录两组芬太尼用量,术中心律失常、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和心梗发生例数,术后苏醒、拔管时间、ICU停留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在诱导后及血管吻合时血压、心率均有明显下降(P<0.01);术前、术中、术后CK-MB逐渐上升,但C组上升比P组明显;P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P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比C组快(P<0.05),两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心梗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OPCAB术中异丙酚-利多卡因-芬太尼复合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增加心肌氧耗,苏醒快,可早期拔管,可安全应用于快通道OPCAB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硬膜外阻滞下对抗牵引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8~53岁,平均(28±5)岁,病程20d至15年,其中3个月内42例,占93.3%。所有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其中33例疼痛激烈,需经常服用止痛药方能暂时止痛,12例较轻,生活尚能自理。1.2 治疗方法1.2.1 药物与疗程:I号为1%利多卡因、0.25%丁吡卡因混合液(2%利多卡因10ml加0.5%布比卡因10ml);号为地塞米松5~10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100μg+生理盐水15ml。病程短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