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XCP协议具有很高的效率和良好的最大最小公平性,已成为基于显式反馈的拥塞控制协议的一种标准.进一步研究表明,XCP协议在多瓶颈网络拓扑环境下,当下游存在瓶颈链路时,其性能变差,表现为带宽浪费、收敛时间延长以及公平性迅速恶化.深入分析了XCP协议在单瓶颈拓扑和多瓶颈拓扑环境下的收敛过程,指出了其性能变化的原因,进一步给出了一种结合相对反馈的改进方案,使端系统在收敛阻塞时,能根据瓶颈链路的网络相对负载更新其拥塞窗口.仿真实验表明,改进方案有效地提高了XCP协议在多瓶颈网络拓扑环境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床边自主目标性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躯干稳定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进行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呼吸训练组及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后康复训练,自主呼吸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床边自主目标性呼吸训练.比...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仪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疾病转归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BODE指数(body mass index,airflow obstruction,dyspnea,and exercise capacity index)评分、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病情转归及肺功能进行评测。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和检查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较前有改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改善值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训练仪可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海岛战区大面积烧伤早期救治的同时,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提高伤愈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85年以来对烧伤面积50%以上和关节部位烧伤的病人收治615例,按其收治前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150例。康复组(采用手术切痂和综合性康复治疗465例。分别对伤后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采用Barithel氏指数改良方法^[1]进行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成活率比较,康复组成活率明显提高,内脏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烧伤早期功能无明显差别,中期和后期康复组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早期切除坏死组织以中断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关节部位创面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重视康复综合治疗,对提高愈后生存质量,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下低频电刺激诱导外周血干细胞增殖并向施万细胞(SC)分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将传至第3代的SD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分为低频电刺激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组、联合应用组、对照组。4组细胞均采用含2%胎牛血清的达尔伯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进行培养,加入SC上清液后,低频电刺激组给予1 h持续低频电刺激,ERK组在DMEM中加入浓度为50 mmol/L的抑制剂PD98059,联合应用组在ERK组基础上给予1 h持续低频电刺激,对照组不行特殊干预处理。诱导前、后,利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4组细胞在570 nm处的吸光度A值,并采用Western blot法对诱导后各组细胞的增殖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干预前,各组外周血干细胞的A750值无明显差异(P&rt;0.05);干预后,低频电刺激组、ERK组、联合应用组、对照组A750值分别为(1.051±0.058)、(0.363±0.343)、(0.894±0.343)、(0.758±0.047),除ERK组外,其它各组A750值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各组A750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低频电刺激组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P75的表达率均高于其它各组(P<0.05),ERK组各蛋白表达率则均低于其它各组(P<0.05),联合应用组S-100、GFAP及P75的蛋白表达率介于低频电刺激组与ERK组之间,高于ERK组,低于低频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组间ERK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频电刺激组和联合应用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cyclin D1及CDK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ERK组则较低(P<0.05);与联合应用组比较,低频电刺激组p-ERK1/2、cyclin D1及CDK4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ERK组较低(P<0.05)。 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低频电刺激可促进SD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SC分化,且ERK信号传导通路是促进SC增殖分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施明  潘文平  李亮  曾明  陈迎春 《浙江医学》2021,43(11):1208-1212
目的观察沉浸式虚拟现实(VR)训练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嘉兴市第二医院50例ACLR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ACLR后常规康复训练方案,术后第6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沉浸式VR训练。分别在常规康复训练第6周(沉浸式VR训练前)及第14周(沉浸式VR训练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对两组患者膝关节伸肌峰力矩(EPT)、屈肌峰力矩(FPT)及屈伸肌峰力矩比(H/Q)进行评估,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进行下肢功能评估。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EPT、FPT及H/Q均改善(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在Holden分级及IKDC分值方面也均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沉浸式VR训练能够改善ACLR后患者下肢股直肌、腘绳肌肌力及膝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不同时期救治大面积烧伤疗效比较。方法 对烧伤面积50%以上或小儿26%以上TBEA、共610例,分为两组,A组(1978年12月~1988年12月)240例,采用传统保痂治疗。B组(1988年12月—2000年1月)370例,采用早期切痂植皮方法治疗,同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后10年比前10年治愈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大面积烧伤采用早期切痂植皮可提高烧伤治愈率,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粒皮机制作的微粒皮在大面积烧伤创面切痂微粒皮植皮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大面积烧伤病人60例,分为微粒皮机制作微粒皮组30例,以剪刀人工制作微粒皮组30例为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微粒皮机组与人工剪刀组创面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74±35)、(212±43) min;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6.77±0.32)、(31.47±0.40) d,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粒皮机制作微粒皮移植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具有皮粒小、均匀,创面愈合快等优点,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平衡训练技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72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36)和观察组(n= 36)。两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传统平衡训练和虚拟现实平衡训练,共8周。训练前后进行压力中心(COP)时间稳定性、闭眼压力中心速度(COPS)、单腿COPS、膝关节反应时间、极限包络面积(COPA)和主动关节角度重现偏差值评估。结果 训练后,两组COP时间稳定性、闭眼COPS、单腿COPS、膝关节反应时间、COPA和主动关节角度重现偏差值均显著改善(|t| > 5.611, P < 0.001),且观察组COP时间稳定性、闭眼COPS、单腿COPS、膝关节反应时间和主动关节角度重现偏差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t| > 3.232, P < 0.01),两组COPA无显著性差异( t = 1.054, P = 0.296)。结论 虚拟现实平衡训练可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的本体感觉,且较传统平衡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