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限制性DAFO矫正脑性瘫痪患儿膝过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性瘫痪患儿,年龄在12周岁以下,有扶物站立及步行能力合并有膝关节过伸畸形的脑瘫患儿35例,共62膝,经穿戴限制性DAFO矫正膝过伸畸形,比较分析脑瘫患儿矫正、后膝过伸畸形的改善程度。35例脑瘫患儿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12月42个月)。结果:脑瘫患儿应用限制性DAFO矫正膝过伸畸形程度明显减轻,部分患儿膝过伸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脑瘫患儿穿戴限制性DAFO可以有效矫正和减轻膝过伸畸形,也可以提高患儿的站立稳定性及行走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FO)在脑瘫患儿综合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分析脑瘫患儿常用AFO的种类和临床应用要点、日常穿戴要求、康复训练方法及保养维护。结果:科学应用AFO和良好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AFO的效能。结论:使用AFO对脑瘫患儿综合康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非手术综合方法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多采用手术方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矫正治疗,以防止脊柱侧凸的发展。手术治疗不但影响脊柱的生长发育及正常的功能活动,而且创伤性大,矫正效果有时不满意。自1994年6月至1998年6月我们采用综合性非手术治疗方法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43例,通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4B2型(CMT4B2型)的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一家系3例CMT4B2型患儿,采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检测MTMR13/SBF2基因突变类型。结果例1(先证者)6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向前跨步,跑步速度较同班同学明显缓慢,随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双手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双侧指关节不能伸直,双侧小腿肌萎缩,双侧马蹄内翻足和四肢腱反射减弱。例2(先证者之大弟)2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跑步和上楼梯较前明显缓慢,步态异常逐渐加重,足跟行走不能,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双侧小腿轻度肌萎缩,四肢腱反射减弱。例3(先证者之二弟)足跟行走困难,双手大小鱼际肌轻度肌萎缩,四肢腱反射减弱。基因检测显示,例1存在MTMR13/SBF2基因c.230GA(p.Gln77Arg)和c.1537CT(p.Gln513~*)复合杂合突变,其父携带c.230GA(p.Gln77Arg)杂合突变,其母携带c.1537CT(p.Gln513~*)杂合突变,例2和例3均存在与先证者相同的c.230GA(p.Gln77Arg)和c.1537CT(p.Gln513~*)复合杂合突变。3例患儿诊断明确为CMT4B2型,该家系明确诊断为CMT4B2型家系。予甲钴胺对症治疗,先证者马蹄内翻足明显,予石膏固定疗法予以纠正。结论 CMT4B2型是罕见且严重的进展型腓骨肌萎缩症,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同时对患病家系积极开展遗传咨询,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致病基因携带者还应结合产前基因诊断以避免患病胎儿的出生。对于家系中携带致病基因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或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应密切随访,采取积极治疗以尽可能延迟发病时间或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以预防弓形足、脊柱侧弯等畸形,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equinovarus,CEV)由于病因尚不明确,几十年来在治疗上多采取不规范的保守治疗或者手术矫正,结果造成大部分的患儿畸形加重。有的通过了一次或者多次大型的手术矫正,患足也得不到很好的功能性矫正。由于患儿可能造成终身的残障以及患儿的父母亲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例大龄儿童先天性双侧膝关节半脱位合并双侧马蹄内翻足、双腕关节屈曲挛缩,应用系列石膏结合矫形器与康复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分为3个阶段:先复位双膝关节并屈曲90°,再矫正双侧马蹄内翻足,最后矫正双腕关节垂腕畸形。在每个阶段中先行手法复位,然后系列石膏固定矫正,穿戴矫形器辅助相应的康复训练。在每个系列石膏阶段结束后,日夜穿戴矫形器维持1年,同时参与日常康复训练。结果患儿双腕关节可以背伸35°,双手握持功能良好。双下肢生物力线正常,双膝关节复位并能屈曲90°,双踝足跖屈、内翻和内旋畸形基本矫正,双下肢可以承重站立及行走。结论先天性膝关节脱位的大龄儿童,应用系列石膏矫正结合矫形器与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仍可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避免因手术治疗的创伤和痛苦。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也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属中医腰痛范畴.由于诊疗技术设备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该病可以获得明确诊断,其诊疗研究也更加深入.本文对几年来有关资料的整理,从中医分型和非手术治疗两大方面评述如下,冀其有补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石膏固定与足外展矫形器对脑瘫患儿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广州市社会福利康复医院收治的32例马蹄内翻足脑瘫患儿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在其基础上予以石膏固定结合足外展矫形器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步态功能[Tinetti步态评分量表(TGA)]、踝关节被动形态(屈膝位双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伸膝位双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步态时空参数(支撑相、摆动相、步长、步速)变化,分析治疗1年内两组患儿跟腱复发挛缩情况差异。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儿TGA评分、摆动相、步长、步速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屈、伸膝位双踝关节被动背屈角、支撑相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年内,观察组患儿跟腱复发挛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膏固定与足外展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马蹄内翻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步行功能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 男,69岁.因在茶楼饮茶寻欢,突然呕吐倒地,目瞪口呆,不能言语,尿便失禁、四肢软瘫1小时急诊入 院.查体:体温36℃,脉搏92/min,呼吸24/min,血压极不稳定,波动在200~150/110~96 mmHg之间.意识丧失,烦躁不安,面色潮红,有无意识的张闭口动作,嘴角流涎,四肢冰冷,呈弛张性瘫痪,双膝腱反射减弱.行血常规及血清钾、钠、氯、钙等检查均正常;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段抬高.颅脑CT 及脑电地形图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海豹肢畸形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肢体发育异常的疾病,由于肢体残缺不仅造成患儿生存困难及活动空间受限,也阻碍患儿肌能的正常发展,同时造成生活自理困难,语言发育迟缓,认知与学习障碍,性格内向及心理缺陷等方面问题。针对患儿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及综合护理尤为重要,积极引导患儿面对肢体缺陷,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实现良好的代偿功能。同时培养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兴趣,促进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