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山市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对唐山市4所高校512名大学生进行了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总感染率为36.3%(186/512), 其中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39.3%(81/206)和34.3%(105/306)(P>0.05)。在蠕形螨感染者中, 毛囊型、皮脂型和混合型分别占82. 3%(153/186)、7.5%(14/186)和10.2%(19/186);额部、鼻尖部和鼻翼侧的感染分别占43.0%(80/186)、50.0%(93/186)和31.7%(59/186)。不同皮肤类型的感染率不同, 油性、干燥型和混合型皮肤的感染率分别为47.0%(93/198)、26.6%(37/139)和33.9%(56/165), 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有酒糟鼻和痤疮等疾患者蠕形螨的感染率为62.0%(75/121), 高于面部无疾患者(27.6%, 80/290),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环境潮湿者感染率为67.9%(95/140), 远高于居住环境干燥者(24.5%, 91/372),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2008-2010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医院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Sensititre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自痰标本,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对头孢他啶耐药率最高(56.0%),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7.6%、24.O%、28.8%、29.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替卡西林,棒酸、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3年间增加了24%以上。结论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替卡西林/棒酸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及时有效控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186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所有入组病例均临床随访36个月,失访5例,随访率97.31%。平均生存期16.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0个月(8~23个月)。影像学随访至12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lief, CR)35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lief, PR)78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32例,疾病进展(progress disease, PD)23例,死亡18例。疾病控制(CR+PR+SD)145例,12个月总体控制率77.96%,术后6例死于呼吸衰竭,12例死于全身转移、恶液质,术后最长存活时间23个月。3例粒子移位脱落至纵隔,3例出现少量气胸,经保守治疗自行吸收。5例咯血痰,经补液止血治疗后治愈。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或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分离的1 939株大肠埃希菌,菌株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 939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液,占52.6%,其次为血液、痰液,分别占11.2%、10.1%;标本病区来源主要为泌尿外科、妇科和ICU,分别占24.9%、8.8%、6.2%;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1 158株,占59.7%;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87.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50.0%,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30%,对厄他培南100.0%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很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73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B级、C级3组,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结果肝硬化患者随着Child-Pugh分级积分的增加其凝血四项与D-D水平也有所不同,且APTT、PT、TT与D-D指标水平均有明显上升,而FIB指标水平则呈现逐级下降。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呈低凝状态,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出凝血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儿7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全血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s-CRP水平和WBC计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hs-CRP阳性率高于WBC.结论 hs-CRP联合WBC计数检测有利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初诊患者血清miR-20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集45例原发胃癌初诊患者血清,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加入cel-miR-39作为数据标准化指标,检测血清miR-20a的表达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miR-20a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低分化组血清miR-20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miR-20a在Ⅱ、Ⅲ、Ⅳ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期,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miR-20a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miR-20a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用于胃癌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48岁,以"双下肢浮肿1 d"为主诉,就诊于我院,查肝功异常:白蛋白26.9 g/L,球蛋白36.6 g/L,丙氨酸转氨酶(ALT)6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3 U/L,谷氨酰转肽酶(GGT)196 U/L,胸部X线片示:双上肺陈旧性肺结核、胸椎退行性变,门诊以"肝功异常,陈旧性肺结核"收住我院呼吸内科,AST 62 U/L,乳酸脱氢酶758 U/L,甲胎蛋白正常,癌胚抗  相似文献   
9.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随者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逐渐增加,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为了解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本研究对2009—2011年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子宫动脉内灌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龙岩人民医院及龙岩市第二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均行甲氨蝶呤子宫动脉内灌注+UAE及术后24~48h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结果 13例疤痕妊娠患者UAE术中顺利,清宫术中出血少(<50 ml),患者出院后常规随访2个月,月经恢复,β-HCG均降至正常。结论 UAE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疤痕妊娠的方法,UAE术中灌注MTX,栓塞后24~48 h行清宫术,疤痕妊娠患者清宫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手术的出血及风险明显减少,成功率高,康复快,临床上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