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重组干扰素α2a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炎症性疾患 ,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宫颈糜烂的病因较为复杂 ,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病毒分离培养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毒感染是宫颈糜烂的主要原因之一[1,2 ] 。重组干扰素α2a栓系干扰素制剂 ,具有抗病毒抗炎 ,促进组织再生修复能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宫颈糜烂。1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1997年 6月至 1998年 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求恩医科…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及相关物质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及其代谢中的相关物质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性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应用改良的镀铜镉还原法测定NO  相似文献   
3.
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普查手段的改进,早期宫颈癌的患者正在逐渐增多.治疗多采用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但淋巴结转移率在Ⅰ期及Ⅱ期患者中最高达30%,这就使大多数无转移的淋巴结受到了清除,不仅易产生术后并发症,也影响了患者的免疫功能.为了更好地研究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突出个体化治疗特点,我们将在浅表肿瘤研究中较成功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引入早期宫颈癌治疗评价中,以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本研究通过核素定位法进行SLN检测,探讨SLN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卵巢实体性肿瘤合并腹水时,对其良、恶性尚缺乏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上述病人的血清与腹水LDH值对鉴别卵巢肿瘤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来源及测定结果本组病例为我科1982年9月至1983年9月住院患者。凡盆腔肿块,特别是合并腹水不能除外卵巢恶性肿瘤者,均做血清或腹水LDH总活力的测定,血清标本均为术前取样,腹水标本为术前或术中所收集。所有标本均由本院生化室测定其LDH总活力(正常人血清值40~110单位)。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本组良性瘤包括:卵泡膜细胞瘤3例,粘液性囊腺瘤2例,浆液性囊腺瘤、成熟囊性畸胎瘤、纤维瘤及Meig’s征各  相似文献   
5.
温放  张静  刘姗  张颐  朱楠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1):783-784
卵巢上皮性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也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虽然卵巢上皮性癌发生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公认环境因素是卵巢癌发病的因素之一。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是DNA氧化性损伤最主要的产物。本研究通过检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尿8-OHdG的含量,探讨8-OHdG可作为一种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ⅠA~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结内微转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27例FIGO分期为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共取518枚淋巴结,共490枚经组织学证实无转移。对盆腔淋巴结的石蜡包埋组织以抗细胞角蛋白抗体AE1/AE3标记。结果 27例490枚淋巴结中,经免疫组化检测发现,5例患者5枚淋巴结发现微转移病灶,病例总阳性率18.5%(5/27),淋巴结总阳性率1.02%(5/490)。在有微转移的淋巴结中,髂外淋巴结组、闭孔淋巴结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8%(3/108)和1.5%(2/132)。所切除的淋巴结数目小于20枚与大于20枚两组间微转移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阴性盆腔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灶,随着切除淋巴结数目的增多,微转移的检出率逐渐增大,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淋巴结可能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之一 ,其中生殖器恶性肿瘤约占绝经后流血的20 % ,最多见的是宫颈癌 ,其发病率占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 :35~39岁和60~64岁 ,平均年龄为52 2岁。宫颈癌是可仅借助于妇科检查而被直视的恶性肿瘤 ,另外其发病较缓慢 ,一般认为从癌前病变至癌可需要10年左右。因此它是一个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而得到早期治疗的肿瘤。1病因宫颈癌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了 ,一般认为与早婚、早产、过早性生活、性生活紊乱、多产、经济状况及种族、地域有关。早婚指20岁前结婚 ;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用细胞角蛋白_(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_(低分子量)检测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化治疗,术中共收取经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阴性淋巴结370枚.结果 30例患者370枚淋巴结中,5例患者9枚淋巴结发现微转移,其病例总阳性率为16.67%,淋巴结总阳性率为2.43%.在有微转移的淋巴结中,髂外淋巴结、闭孔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9%,5.68%,1.61%,以闭孔淋巴结的转移率最高.结论 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现象,随着淋巴结数目的 增多,微转移的检出率逐渐增大.免疫组化法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卵巢上皮类肿瘤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分析温放,常文庆,李莉,李秀玲(第一临床学院妇科,第一临床学院儿科)关键词卵巢上皮类肿瘤,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外周血淋巴细胞卵巢上皮类肿瘤于妇科临床中较常见,约占卵巢瘤60%~70%[1]。本文对1989年...  相似文献   
10.
庞晓燕  张颐  徐彤  温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841-3842,3844
目的 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患者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LEEP或CKC治疗的51例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术式.结果 LEE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均明显低于CKC组(t值分别为-18.08,-9.35,-22.73,-331.18,P均<0.01).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 0.05; P≈0.149).结论 LEEP治疗宫颈CINⅢ是切实可行的,尤其对于那些年轻、未生育妇女是一种安全、有效、廉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